1987年,缉毒警陈建军扮演一回族老板的身份打入毒贩内部,谁料吃饭时,一毒贩突然夹了一块猪肉放进陈建军的碗里。 (参考资料:陈建军——中国军网) 浓烟滚滚,枪声大作,毒贩和缉毒警察的火拼正酣,一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警惕地趴在地上,时不时返回几枪。 这就是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大队侦查员陈建军,他刚刚卧底将一伙毒贩成功骗到这个僻静的地点,准备一举捣毁这个隐藏已久的毒窝。 这个善于伪装的年轻人,从打扮到语言习惯,都经过了精心的包装,他不仅会流利的粤语,还会因人而异地展现不同的身份和腔调,前不久,他还化身成一个回族富商,利用宗教信仰巧妙化解了毒贩的怀疑,成功靠近了目标。 枪声暂歇,陈建军迅速翻滚到掩体后,用镜片观察四周,他发现其中一名身材矮小的毒贩正准备逃跑,当即端起狙击枪,一枪击中了那人的大腿。 很快,警方增援陆续赶到,陈建军从掩体探出身,大喊:"毒贩,投降吧!你们的老巢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最终,这伙毒贩无一幸免,全部被生擒,大量毒品也被缴获。陈建军满头大汗,胸口剧烈起伏。他刚才是置之死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次艰巨的卧底任务。 实际上,这已经是陈建军连续24次深入狼穴虎穴,与毒贩们斗智斗勇的结果。他先是化身买家,骗取了毒贩冯育焕的信任,在交易时一举将其收网。 1987年,缉毒警察陈建军伪装成一名回族富商,潜伏进了"周荣生"贩毒集团。 周荣生对这位"老板"戒备森严,设下了重重陷阱,就连一顿普通的晚宴,也成了试探的绝佳时机。 "老板,来,尝尝这块肉,可是上等的猪肉呐!"一名手下故意将一块猪肉夹入陈建军的碗中,作为一名虔诚的回民,陈建军怎能吃猪肉?他面色一沉,狠狠将碗摔在地上,震耳欲聋的"哐当"一声,宛如枪响! "周荣生,你还要怀疑我吗?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给我滚蛋!"陈建军勃然大怒,咄咄逼人的气势令周荣生暗暗心惊。 尽管如此,狡猾的毒贩决不会就此放松警惕,为了防止警方卧底,他们屡次更改交货地点,意图打乱警方的部署。陈建军面临巨大风险,一旦暴露就会有生命危险。 时间一长,陈建军的耐心也渐渐消耗殆尽,他决定反守为攻,假装勃然大怒,对毒贩们咆哮:"你们的货我不要了!"说罢摔门而去。 这一计果然奏效,毒贩们为了不失去这笔大生意,第二天带着"货"找上门来。但他们依旧设下圈套,临时将交货地点改在一处三面环峭壁的僻静之地。 陈建军和同伴戚砚明无奈跟随,却在见到地形后暗自窃喜。这里正是伏击的绝佳之地! 第三章 智勇双全的反击 交易一开始,戚砚明突然将钞票丢入峭壁环绕处。毒贩们如饥似渴地冲了过去,根本没注意到暗处的杀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建军和戚砚明拔枪将他们团团围住! "都别动!放下武器,跪下!"陈建军咆哮着,枪口对准毒贩。 5人对2人,陈建军和戚砚明居然占据上风!经过一番剑拔弩张的对峙,最终这伙毒贩无力回天,被生擒,缴获毒品286两。 可就在任务蒸蒸日上之时,陈建军的家庭突遭变故。 一天夜里,他的小女儿高烧不退,妻子又因连续照料而病倒,当同事通知他这个消息时,他正在侦办一桩重大毒品案,根本无法抽身,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承受病痛的煎熬,自己却无能为力。 眼看今年就要结束了,陈建军知道,自己已经进入高危期。越是这种时候,毒贩就越会设下圈套,防范心理就会越重。果不其然,在12月的一次行动中,毒贩对陈建军产生了重重怀疑。 为了不引起猜疑,陈建军孤身一人前往目的地。交易现场,他怀揣着对讲机,随时准备呼救。可谁知,在亮出身份的那一刹那,枪声就突然大作。陈建军立即反击,击毙一名毒贩,却也被子弹击中腹部,大量失血。 很快,其他毒贩开始殴打起陈建军。最后一记重击,是用木板猛砸在他的脑袋上。濒死的陈建军被扔在血泊中,手中的枪支仍紧紧地握着... 等战友们终于找到他时,天已经黑透了。陈建军的遗体上,已经结了一层白霜。这位25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世,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牺牲在禁毒战线上的警察。 1988年,陈建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被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一代代缉毒警察为了人民的利益,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他们就像刀尖上的舞者,时刻都在遭受生死威胁,却永不退缩。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陈建军的父亲,为什么儿子会堕落成那副颓废模样时,这位老人总是沉默片刻,眼神黯然。他知道,那不过是陈建军为了扮演缉毒卧底而粉饰的一个身份罢了。而他儿子的真实一面,才是那个为民除害的英雄。 让我们永远怀念缉毒英雄陈建军以及其他为人民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一条和平之路,守护着我们安居乐业。只要这些英雄们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