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憾了。黑龙江,儿子在父亲临终前买来了酒和肉,陪因病戒烟戒酒10多年的父亲,喝了人生最后一次酒。网友:无论如何,他都知道这是儿子孝敬他的,此生无憾了! 生与死,这是每个人都难以逃避的话题,对于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来说,临终前最大的心愿无非就是能平平安安地离世,没有遗憾,医生们往往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病人的健康把关,但有时也忽视了病人内心最真挚的渴望。 李叔叔多年前不幸患上了脑梗,在医生的严令下,他只能遗憾地告别多年的老伙伴酒和烟,作为老干部,李叔叔向来爱喝小酒,抽根旱烟,对他来说,这不仅是生活的乐趣,更是一种情怀,没了酒伴,他的生活顿时索然无味。 这十多年里,每逢佳节朋友聚会,李叔叔总是忍着内心的渴望,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痛快地喝酒抽烟,有时实在忍不住,只能偷偷地小酌几口,很快就会被儿女们发现并严厉制止,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让李叔叔渐渐对生活失去了动力。 最近,李叔叔的身体每况愈下,家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儿子李军在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后,立即从外地赶回来,看着满头白发、虚弱无力的老父亲,李军痛心不已,作为独生子,他深知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无法再品尝酒的醇香。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军心中渐渐成型,就让父亲在临终前,实现他最后的心愿吧!尽管医生曾明确告诫不能喝酒,但李军认为,生命将尽的父亲,难道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吗? 于是,李军冒着家人的反对,偷偷跑到街边买了几瓶父亲最爱的老白干,还买了一些香酥肉作为下酒菜,他小心翼翼地把酒一点点渗到父亲嘴里,看着父亲贪婪地一口气吞下,露出无比幸福的神情,李军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爸,您这一生也太不容易了,咱爷俩今儿个好好痛痛快快地喝一场!"李军拿起酒瓶,对着父亲说,接着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旱烟,给父亲点上,看着父亲吞云吐雾,满脸尽享其中的样子,李军心头一阵酸楚,父亲果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就这样,父子俩你一口我一口,有说有笑,像是回到了当年的时光,李军深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父亲这样亲密无间地喝酒了,欣慰之余,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没过多久,李叔叔就撒手人寰了,临终前的最后愿望也算是圆了。虽然违背了医嘱,但李军没有丝毫的愧疚。对于将死之人来说,满足心愿才是最大的孝顺。 消息在网上传开后,立刻引起热烈讨论,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赞同李军的做法,认为尊重老人的心愿,让他们有尊严地离世,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孝心。 "我奶奶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吃碗热乎乎的汤圆,可惜她没能如愿以偿就走了,留下我一生的遗憾。"一位网友无比感慨地说。 "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重要的是怎么过,而不是过多久。李军做得对,临终之人,满足心愿才是王道。"另一位网友如是说道。 当然,也有网友持保留态度,觉得李军做法有违医嘱,或许会加速父亲离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叔叔生命已经走到尽头,能满足他最后的心愿,似乎也无可厚非。 这件事引发了人们对"临终关怀"的深思。人到垂暮之年,身心俱疲,能实现一些小小的心愿,或许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生命的最后时光,应该是宁静、尊严、幸福的。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还存在很多亲人临终未能如愿的遗憾。一位网友说,他父亲去世前很想吃老家的风味小吃"老头鱼",但因为季节的原因,他们找遍整个城市都没买到,父亲只好暂且作罢,但那份遗憾注定将伴随着他一生。 "人生短短几个秋,等到亲人走了,再后悔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一位老网友写下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孝顺父母,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愿,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终。" 这番话启迪了很多年轻人。确实,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多关心父母,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愿望,好好孝顺,等到人老珠黄的时候,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生命短暂,要学会活在当下,好好珍惜眼前人。 李军的做法虽然有违常规,却也启示了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临终关怀。对于垂暮之年的老人来说,尊重他们的意愿,满足他们合理的心愿,让他们有尊严地离世,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活着的人应该避免给亲人留下遗憾。生命转瞬即逝,唯有用爱去滋养才能留下美好永恒。李军的举动或许会引起争议,但也正是这份赤诚的孝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