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年,名妓严蕊被朱熹抓进大狱,狱卒扒掉了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用藤条反复抽打身体。朱熹逼严蕊承认与太守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谁知严蕊却死不认罪。 严蕊,一位天资聪颖的歌舞女伶,自幼家境贫寒,被迫投身青楼谋生,她勤奋好学,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历史典籍更是了如指掌。 凭借绝佳的才艺和娇美的容貌,她很快成为当时杭州最炙手可热的艺伎,成为众多权贵子弟追捧的对象。 然而,严蕊却并非是个轻浮放荡之人。身为官府管辖的艺伎,她只负责献艺助兴,绝不会出卖色相。任何与官员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因此,尽管有无数豪门公子垂青她的美色,她还是与他们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1182年春日,台州迎来了新任知府唐仲友。作为一位重视文雅生活的士人,唐仲友对当地有名的歌妓严蕊早有耳闻。 上任后不久,唐仲友就设宴聚会,邀请了严蕊等名妓前来助兴。宴会上,严蕊娴熟的琴艺和才情口才令唐仲友大为赞赏。两人很快相见恨晚,结下了知心好友的情谊。 "严姑娘的诗词实在是惊艳绝伦,怪不得享有'台州第一才女'的美誉。"唐仲友赞不绝口。 严蕊娇羞一笑:"知府过奖了。区区歌伎,哪敢与诸位大家同日而语?" 从此,每逢唐仲友设宴,严蕊总是准时光临。但两人的交往却止步于饮酒赏诗,再无其他逾矩之举。毕竟,宋朝严格规定歌伎只能在公共场合献艺,决不能私下亵渎。 就在这时,一个不速之客却让严蕊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原来,唐仲友此前曾在抗击劫掠时得罪了一名叫高炳如的人。高炳如为了报复,就向当时权威大儒朱熹告发,说唐仲友居然"与官妓严蕊私通"。 "什么?知府竟然与那个歌伎鬼混在一起?简直是罪无可恕!"朱熹气得双目圆睁,拍案而起。 对于极端厌恶营妓制度的朱熹来说,这无疑是个发泄私愤的大好时机。更何况,唐仲友还是他的政治对手。于是,朱熹毫不犹豫地下令拘捕了严蕊,决心要狠狠惩治她。 很快,一队官兵就闯入了严蕊的住所,将她强行绑走。严蕊虽然惊惶万分,却还是保持着矜持高雅的风度。 "大人,我与知府素无越矩之举,望乞明鉴!"她哀求道。 可是,官兵们充耳不闻,只是粗暴地将她押上了大牢。 被囚禁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严蕊万分惶恐。她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错,竟遭此横祸。就在她心急如焚之际,牢门突然被人推开了。 "严蕊,你可知为何被捕?"朱熹阴沉着脸,缓步走了进来。 严蕊战战兢兢地跪了下来:"大人明鉴,小女子与知府素无越矩,只是饮酒赏诗而已。" "哼,你们这些营妓,贪图富贵,勾引达官显贵,简直是人神共愤!"朱熹怒斥道,"如今你已经玷污了知府的名节,理应受到严惩!" 朱熹坚信,身为风尘女子的严蕊定然会因怕受惩罚而低头招供。但他万万没料到,眼前这个弱质女流竟然如此刚强不屈。尽管遭到无情的酷刑折磨,严蕊始终否认与唐仲友有任何不当关系,只说二人是酒友而已。 见识到严蕊惊人的气节,朱熹反而被激怒了。他命令狱卒将严蕊赤身露体地按在冰凉的地砖上,狠狠地鞭打她的身体。一个多月后,严蕊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但她仍是咬紧牙关,坚持自己的清白。 围观的狱卒见状不禁动容,劝说严蕊招供罪行,只需受些杖责便可脱身。可严蕊义正言辞地回应:"我虽低贱,就是真犯了淫罪也不至极刑。但我没有错,又怎能陷害无辜?"这番话彰显了严蕊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气节。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孝宗的耳中。宋孝宗震怒之下,立即下令重新审理此案。随后,朱熹的党羽们更是四处散布流言,说严蕊与唐仲友确有勾当,只是不愿招供而已。事态一度陷入胶着。 最终,宋孝宗决定把案件交给岳飞之子岳霖重审。当岳霖看到遍体鳞伤的严蕊时,不禁心生怜悯。他温言以对,希望严蕊能吐露心迹。没想到,严蕊当场便吟了一首婉转凄美的《卜算子》词,娓娓道来自己的遭遇。 岳霖听罢,对严蕊的才情和坚韧的意志深感折服。很快,他就查明了事情的真相,还严蕊一个清白,并特许她从良脱离歌伎身份,开启新的人生。 从这个插曲可以看出,严蕊不仅才华出众,文采飞扬,更可贵的是她坚守正义,不屈于权威的品格。正是这种高尚的品德,最终赢得了众人的敬重,让她的人生从阴霾重新走向光明。 (文章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严蕊》,为了文章阅读性,内容进行过部分杜撰,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