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妻子带着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她不停的对着墓碑大声哭喊:“儿子我给你养大了,你起来看看啊。”   1983年的春节来临,陶荣华终于能够短暂回家探亲。放眼望去,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而青梅竹马的恋人李发英的身影也早已等在路口。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源远流长。眼看着彼此走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双方家长也都盼着他们早日结亲。   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喜结连理。婚后的日子短暂而美好,恰似春天里绽放的一朵娇艳花朵。谁知好景不长,才相守仅仅20天,局势突变,战火重燃,陶荣华就接到部队的紧急通知,要他立即返回前线。   陶荣华神情凝重地对李发英说:"新婚燕尔,我却要离开一阵子了。"李发英默默流下眼泪,心中五味杂陈。作为军人的妻子,她虽然早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但亲身经历时的酸楚滋味仍让她有些吃不消。   迎接丈夫的,除了妻子的依依惜别,还有不祥的征兆。李发英觉得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做噩梦,梦见陶荣华浑身是血地倒在灰暗的战场上。每每醒来,枕头都被泪水打湿。但她不愿将这些往坏处想,只是暗自祈祷丈夫一切平安。   转眼间,陶荣华就踏上了通往老山前线的征程。据战友回忆,当时形势异常严峻,双方火力弹着弹,你死我活。就在离胜利仅一步之遥时,陶荣华挺身而出,亲自带头冲锋。无情的子弹穿透胸膛,年仅24岁的他永远倒在了战场上。   噩耗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李发英心头。她本已有所预感,却也承受不住当头棒喝。得知噩耗后,李发英顿时陷入癫狂,她几度想要追随爱人而去,却又因肚子里怀着陶荣华的骨肉、家里还有年迈的公婆而难以下定决心。   在家人的劝解下,李发英暂时放下了自杀的念头。她艰难地为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取名"陶凯",期盼着丈夫能够凯旋归来。可惜天不从人愿,勇士再也没有回到妻儿身边。   接下来的日子格外漫长而痛苦。作为一名年轻寡妇,李发英不得不独自一人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白天她在田间地头操劳,晚上则照顾年迈的公婆。婆婆因中风瘫痪在床,李发英每天耐心地给婆婆喂饭、擦身、翻身,连续做了8年。   同村的人看到李发英这番光景,无不心生怜悯。大多数人都劝她改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毕竟已经年过不惑,人世沧桑,若是再错过这一次,可能就真的孤苦终身了。   然而,李发英每每都是坚决地摇头否认。她说:"我会一直等着他,等到我们再次相见的那一天。"对于李发英而言,陶荣华永远是她心中唯一的那个他。尽管命运把他们生生拆散,但她的心却始终属于那个逝去的英雄。   就这样,李发英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整个家庭。除了辛勤劳作,她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无微不至。她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好男儿。果不其然,儿子陶凯在20多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创立了新的家庭。就连年迈的婆婆在临终前,都对李发英由衷赞赏:"你真是个好女儿。"   2019年的清明节那天,60多岁的李发英带着儿子陶凯,穿越重重山川,来到千里之外的烈士陵园。她缓缓走到陶荣华的墓碑前,跪了下来。泪水再次夺眶而出,35年的痛彻心扉一下子宣泄而出。   李发英拥抱着丈夫的墓碑,诉说着这些年自己的艰辛历程。她说,自己做梦都会梦见这一天。虽历经沧桑,但她始终没有忘记陶荣华的音容相貌,也没有忘记当年的爱情誓言。   泪眼朦胧中,李发英对着墓碑自语:"你看,我把儿子陶凯带来看你了,也算是为了你,我把这个家守住了。"   面对妻子的絮叨,英雄虽然沉默无语,但定是在天之灵感慨万分。一个柔弱的女子,用平凡的爱写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她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让这份爱情不曾在漫漫岁月中退色分毫。   青山长在,英雄永存。对于陶荣华这样的烈士而言,他们英勇捍卫的不仅是家国江河,更是爱情这一人世至高无上的存在。而李发英的人生,正是这种爱的至纯至美诠释。   (信息来源:红网,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评论列表

heiyouheiyou
heiyouheiyou
2024-04-09 13:50
这位军嫂,犹如生活中的英雄,用她坚强的背影,诠释了最真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