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6年,北京女孩儿不顾家人反对,带着女儿与黑人丈夫定居非洲乌干达,过着贫穷落

1996年,北京女孩儿不顾家人反对,带着女儿与黑人丈夫定居非洲乌干达,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女孩儿过得如何?她心中是否后悔呢?   这位北京女孩儿名叫王丽红,1993年,王丽红和非洲小伙苏马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与其他接受亲朋好友祝福的新婚夫妻相比,王丽红和苏马收到的更多是惊奇和诧异。   很多人问王丽红和苏马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苏马家里很有钱?还是苏马有异于常人之处?   王丽红每每想到这些问题都会忍不住笑出来,因为她认识苏马时,并不了解苏马的家庭背景,只知道对方是清华的留学生。   相熟后才知道苏马父亲是乌干达当地小有资产的农民,父亲娶了十几名妻子,生育了至少四十个孩子,这个家庭背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王丽红的父母也不例外。     父母明确反对王丽红和苏马在一起,为了斩断这段恋情,父母带着王丽红去日本旅游。   王丽红虽然舍不得苏马,但也不忍心让父母难过,只能听从父母安排,和苏马断了联系,这段感情本应该到此结束,可苏马不愿意放弃,也跟着来到日本。   苏马的热情和锲而不舍打动了王丽红父母,让他们接受了这段感情。   1996年,研究生毕业的苏马,想回到家乡乌干达发展,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周围人的反对,因为乌干达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没有完善的教育、交通和医疗设备,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中国。   当众人一致反对时,王丽红却力排众议,带着女儿和苏马定居乌干达,这个决定让大家诧异的同时,也让大家好奇,从小在北京娇生惯养的王丽红如何在乌干达生活?   初到乌干达的王丽红,没有像样的住处,只能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   屋里没有燃气灶,王丽红只能烧炭煮饭,因为不会烧火还闹了大笑话,烧出来的黑烟弥漫整个屋子,附近的邻居以为屋子着火了,准备救火时才知道王丽红在做饭。   乌干达的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王丽红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的人,没多久便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和丈夫苏马孕育了新的生命,在2010年还创办了鲁扬子中学,成为乌干达人人尊敬的王校长。     其实在成为校长以前,王丽红主要做医疗器械方面的生意,从未涉足教育领域,但2007年的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王丽红。   2007年,年仅一岁的儿子法黑帝因为疟疾去世了,看着儿子冰冷的尸体,王丽红意识到乌干达医疗水平的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点,王丽红决定创办学校,用教育推动乌干达的发展。   在王丽红的努力下,鲁扬子中学成为首个在教育局允许下开设中文项目的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不仅能得到完善教育,还能学习中文。   王丽红的出现,推动了乌干达教育的发展,也让乌干达的孩子们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希望在她和丈夫的努力下,乌干达能早日摆脱落后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