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气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8 15:31:25

▌史艾君

云冈石窟第20窟造像

春暖花开,到云冈石窟的游客非常多。这也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云冈石窟之旅。尽管当时到云冈之前做了不少功课,但亲眼所见仍然叹为观止,不由得想起作家冰心在《游云冈日记》描写她初到云冈石窟的感受:“万亿化身,罗列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5公里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最早开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前后开凿了70余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这些造像,或高至十几米,或矮至两厘米,雕刻无不精美绝伦,令人称奇。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云冈石窟主体建于北魏,后历朝历代均有修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傫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云冈石窟最早叫武州山石窟寺。明朝时,武州山上有个军事驻地叫云冈堡,云冈石窟由此得名。

如今,石窟按位置分,东区有1-4窟,中区有5-13窟,西区有14-45窟。按开凿时间分,早期为第16-20窟,中期为第4-13窟,晚期为第1-3窟、第14-15窟及第21-45窟。

早期石窟为第16-20窟,又称“昙曜五窟”,是文成帝拓跋濬委任昙曜法师修建的。

这几窟的窟顶呈穹庐形,与鲜卑人曾住过的毡房样子相像。佛像高大庄严,雄伟硬朗,带着浓重异域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其中第20座窟最为典型,佛像面容圆润,眉目端庄,鼻梁挺直,头发翻卷并有顶髻,右袒袈裟。

犍陀罗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芳香之地。位于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在古代指的是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西部地区。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到犍陀罗地区,也把希腊文化带到巴比伦、波斯和古印度,古印度就把希腊雕刻艺术和本土佛教艺术结合起来,兼具印度和希腊风格,称之为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又沿着丝绸之路,经葱岭,随佛教传到中国。再经西域传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当时北凉是北方的佛教中心。439年,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灭掉北凉之后,把3000多名僧人从凉州带回平城(今大同)。东西方文明在北魏平城相融化育,成就了北魏王朝气势磅礴的文化气象,到文成帝执政时期在云冈石窟落地生花。

多位史学家认为,昙曜五窟象征着北魏早期的五位皇帝。第20窟对应开国皇帝拓跋珪,第19窟对应明元帝拓跋嗣,第18窟对应太武帝拓跋焘,第17窟对应景穆帝拓跋晃,第16窟对应文成帝拓跋濬。

开国皇帝拓跋珪不仅亲佛,还推崇中原文化,每年祭拜孔子,同样也接纳道教。及至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期间,当时北魏总人口约1100万人,僧众约200万人。僧众不事生产,大量巨资用于建造寺院,社会经济压力加大,凡此种种,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灭佛。太武帝之后,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全面恢复佛教。正是他开启了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建造。

中期石窟为第4-13窟,是公元465年文成帝去世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间修建。这期石窟造像不如早期的高大,但雕刻细腻,富丽堂皇,其中第5-6窟、第7-8窟和第9-10窟均为双窟造型。第9-13窟,因为辽金和清代曾饰以粉彩,雕像光彩照人。

第6窟释迦佛洞被称为“云冈第一伟窟”。中央方形塔柱约15米高,上下两层,塔柱四面两层开龛立有8尊佛像。下层重层龛楣,龛沿缀饰飞天伎乐,龛楣镂空石雕精细,令人惊叹,很难想象当年工匠手持何种工具,像绣花针一样在坚石上绣出这千古锦绣。

墙壁和穹顶同样让人眼花缭乱,整个洞窟无处不雕,异常精妙,方寸之间美到无以言表。据说第6窟是孝文帝献给冯太后的洞窟,其用心之诚可见一斑。

第5-6窟双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为清初顺治八年(1651)所建。

第7窟西来第一佛洞和第8窟佛籁洞是云冈最早的双窟,7号南壁雕刻有六位供养人造像,生动形象,被梁思成先生戏称“云冈六美人”。

第9-13窟彩绘绚丽夺目,俗称“五华洞”,美轮美奂。其中12窟是中心窟,雕刻有十几种北魏乐器,人物动作各异,惟妙惟肖,仿佛一场凝固的盛大音乐会,身临其境,耳边悠悠传来千年前的琴瑟和鸣。第12窟被誉为“佛籁洞”和“音乐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石窟中二圣并坐的造像频频出现。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遥相呼应。

当时北魏是冯太后和皇帝共同执政。冯太后原本是北燕皇族,她在北魏灭北燕后入宫,后成为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拓跋濬的儿子拓跋弘出生后依旧法“子贵母死”,皇帝赐死了李氏,儿子由冯太后抚养。

拓跋濬26岁驾崩,12岁的拓跋弘登基。当时丞相乙浑嚣张气盛,屡杀大臣。冯太后聪明果决,善用权术,择时反击,杀掉乙浑,消除反对势力,开始临朝听政。

随后,冯太后下令郡国办学,各郡设太学,置博士、助教,根据各郡大小,招收学生,学习汉文化。又趁南朝宋内乱,出兵青齐,大胜。

随着青齐大量僧人和工匠迁入平城,为云冈石窟带来大量的人力储备。第16窟大佛穿着褒衣博带的服装,很可能与青齐来的工匠有关。云冈石窟开始有了汉化特征。

献文帝十八岁时,二人不和,献文帝被迫把皇位禅让给五岁的儿子拓跋宏。而拓跋宏的母亲也因子贵母死的旧法被赐死,拓跋宏也由冯太后抚养。

拓跋宏登基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在政治上,她雷厉风行,自太和元年(477)起,开始改革吏治,颁布俸禄制度,推行三长制,发布均田令,推行租调职,巩固政权,增加国家收入。经过一系列改革,北魏朝政出现一片清明气象。

在对幼小皇帝的教育上,冯太后对拓跋宏严加管教,用心督导,她组织人员给拓跋宏编写《劝诫歌》和《皇诰》,让其勤勉精进。孝文帝在位二十八年,独立理政仅仅九年。在他执政期间,大力倡导汉化,并做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还将都城从大同迁至洛阳,促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熔融,推动了中国文明进一步发展。

晚期石窟为第1-3窟、第14-15窟及第21-45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贵族及富人所建。这期石窟规模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表情严肃,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瘦骨清像”的缘起。

第3窟灵岩寺,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并未完成。后室三尊大佛像,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华冠精细,衣纹流畅,法相安详,只是佛身布满疮疤一样的小孔,佛像眼球不知去向。

原来清朝时为了保护佛像,曾大规模重新泥塑。工艺是将木桩打入佛身并绕上绳子,凿洞后插入木杆秸秆,并在佛像外面涂上泥制保护层与颜料。日久泥层脱落,木桩外露,佛像变得千疮百孔。

第15窟被称为万佛洞,密密层层的小佛造像有一万多尊。小佛排列有序,构图严谨。每个佛像远看相像,近看不同,各美其美,工艺之精湛,实属罕见,可惜局部已经风化。

第4窟南壁有一块造像铭记,其记载此洞窟是北魏正光年间,一位周姓女子为亡夫所造。这是云冈石窟有记载的最晚的一块造像铭记。自此,云冈石窟结束了七十多年的开凿。

云冈石窟,浓缩了半部《魏书》,已成为世界文明遗产的一部分。它带着历史的风尘从北魏走到现在,沉默无言,却响彻千古。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