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这是新自由主义的问题,他们却要甩锅给中国

观察者网 2024-04-19 07:40:25

“华盛顿对中国过剩生产对美国企业影响的担忧,显然更多的是政治而非经济。”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问中国首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大学语言与文化系亚非语言专业主任、亚洲研究专业主任王欣就在《南华早报》上发文,直接指出“美国电动汽车进展缓慢不应归咎于中国”。

在和观察者网的进一步对话中,王欣副教授以美国国内政治、文化为背景,再次分析了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他看来,拜登政府内阁内没有对华的鹰派鸽派之分,只有鹰派。区别只是一部分可能更强硬,而另一部分更加偏中立。中国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文/观察者网唐晓甫]

观察者网:王老师您好,作为一位在美国长期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您对于美国国内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和进口国,在通胀依旧高企的背景下,耶伦为什么会在访华期间抛出了“中国产能过剩论”?为什么是由耶伦做出这一论断?

王欣:我的主业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并不是经济学,所以我会从美国国内文化、社会角度变化对此事进行分析。

此次耶伦访华是她一年内第二次到访中国,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拜登政府内阁成员。很多人认为,在美国内阁对华态度逐步转鹰的背景下,拜登派遣耶伦这样一个相对鸽派的内阁成员,无疑是在释放一种偏鸽的信号。一般认为耶伦与中国的上层沟通比较通畅,她邻家老太太般的外貌也相对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所以她的访华之旅可以被视作拜登正在释放一种相对温和、促进中美接触的信号。

但是我个人觉得,在拜登政府内阁内,没有对华的鹰派鸽派之分,只有鹰派。区别只是一部分可能更强硬,而另一部分更加偏中立。

此次耶伦抵达中国后,其言辞并不温和。比如她在访问期间就表示,任何为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用或军民两用货物等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中国银行,都有可能受到美方制裁。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措辞,而且美国确实有在类似情况下进行制裁的充足记录。

回到产能过剩话题,虽然很多美国经济学家也从专业的角度批判了耶伦对中国的指控,包括争论中国现有情况是否符合经济学或者他们认知中对产能过剩的定义等问题。但是无疑,耶伦此次访华已经从宣传角度给中国相关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这样不但方便民主党执行其选举策略,同时也方便美国要求其盟友在一些公开场合采用这一词汇。

耶伦此次最早吹风将在访华期间向中国官员提及“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在3月27日佐治亚州的一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里。众所周知,佐治亚州是一个战场州,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民主党拜登在佐治亚州仅仅赢了不到12000张票。而由于当时第一轮选举没有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该州在2021年1月5日举行了第二轮选举。最后是由两位民主党人获选该州参议员,民主党也因此获得了一半,共50席的参议员席位。

而根据规定,当参议院投票出现平票时,作为参议院议长的当选副总统哈里斯可以投票。也就是说由于佐治亚州胜选,民主党才能控制住参议院。但有意思的是,该州的众议员又以共和党人偏多。所以显而易见,耶伦选在佐治亚州首次提出新能源产业“中国产能过剩论”,就是希望能在战场州票为民主党催票。

在耶伦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论”后,包括《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彭博社等欧美主流媒体就开始向全球广播“中国产能过剩论”。同时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向欧洲吹风:中国的替代战略让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难以正常生存。未来我们可能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会更多地试图让中国商品和生产过剩划等号。

至于为什么是耶伦,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耶伦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的人,但是美国人有一个习惯,他们不时会在出访前为对手造一个下马威,以获得高姿态、建立心理优势,最后在博弈中转化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耶伦此次访华前说出包括“中国产能过剩论”在内的言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惯例。

观察者网:正如您所说,耶伦的表态和美国国内的对华态度息息相关。此前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HR.7521法案,要求强制剥离TikTok。一旦该法案通过,会对多数在美投资、拥有业务的中国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您看来,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开始了从制造业到新科技行业,对中国企业的全面绞杀?

王欣:我个人认为,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出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和绞杀TikTok应该分开看,两者相对平行。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依旧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中。所以在美国政界,将中国视作假想敌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在这样一个美国国内政治大环境下,美国现在已经将与中国的经贸、政治、科技往来视作一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但是具体到TikTok问题上,则不完全一样。虽然该相关法案涉及中国公司所有权的剥离,但更重要的是,该法案涉及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等有关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的法律。

根据皮尤中心2023年11月发布的一份统计显示,在所有受访的18-29岁美国人中大约三分之一表示他们会经常从TikTok上获取新闻。而在所有使用TikTok的受访美国人中,大约43%表示他们会从这个APP上获取新闻,这一比例仅低于X平台。由于其在美国国内巨大的影响力,所以TikTok在美国国内更接近于一个传统国内政治议题。

今年为了吸引年轻人关注并投票,拜登此前已经入驻了TikTok平台。而其他依赖年轻选民的政客,也需要通过TikTok向其潜在支持者传达信息。

但是另一方面,去年10月以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屠杀行为对于美国国内舆论的冲击极大,可以堪比上世纪60年代美国普及电视后,美国观众在电视上看到著名的美莱村屠杀案报道后的反应。

1968年,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的“美莱村大屠杀”,杀害了许多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根据事后统计,当时遇难人数在504人左右。这件事在1969年11月被新闻媒体曝光,引发全球愤怒。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美莱村屠杀案的照片后,对于美军的光辉形象产生了幻灭。随着越南的悲惨画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美国在越战中后期的反战情绪进一步提升,最终加速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而这次,新一代的美国年轻人在TikTok上看到以军的暴行,同样对他们的认知产生直接冲击。此次不断增长的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暴行的声音是很罕见的,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对拜登在巴以问题上的无作为,以及美国事实上对以色列毫无保留的支持非常不满。他们认为美国给以色列提供武器和援助就鼓励了以色列去屠杀巴勒斯坦难民、妇女和儿童的战争丑行。同时,政届、金融届与学界关于巴以问题的争论也突然上升,直接导致两名藤校校长的被迫离职。这些负面新闻必将影响原本依赖美国年轻人投票的民主党选情。

因此,这样的现实让很多政客面临两难,也让TikTok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且棘手的美国国内政治议题。

在特朗普时代,一些政客就已经开始针对TikTok进行打压了,2023年参议院还提出过一个S.686法案,试图控制和剥离包括TikTok在内的中国企业在美互联网业务。我个人认为HR.7521法案不会轻易通过。即使如果最后参议院通过该法案,我相信TikTok也将会启动法律诉讼来为其作辩护,而整个过程将会遵循美国国内政治规则。同时美国政界会进一步打压中国媒体,以防止在美国出现第二个TikTok。

这也是与“中国产能过剩论”不同的地方,后者关注的重点是贸易保护、大国竞争等传统的国家间竞争议题,只是“中国产能过剩论”转向了新能源领域的“廉价”产品供应以及对欧美的“倾销”。两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国内议题的视角来看是相对独立,却又异曲同工。

2 阅读:173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2:02

    tiktok让美国担忧了,污蔑他国就没人相信了。

  • 2024-04-19 23:22

    美国不是什么灯塔,是世界毒瘤,是必须割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