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狱,渡人心,与2024最佳港片一起破执念

雅旋聊影剧综 2025-04-15 22:46:43

本文作者:岛上的心脏科医生

喜欢看电影,在光影世界里探寻,总有一些作品能如同一束强光,穿透生活的坚硬外壳,照亮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忽视的角落。《破·地狱》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佳作,它凭借独特视角与深刻内涵,给予我一场难以忘怀的心灵感受。

“破地狱”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是道家超度逝者的仪式,不仅仅局限于对逝者灵魂的救赎,更是一场对生者心灵的释放。影片借助殡葬行业从业者的经历,将疫情后普通人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与内心挣扎娓娓道来,让我们清晰看到,个人、家庭,都可能深陷自己的“地狱”,在欲望与困境的泥沼中艰难求生。

如何破地狱?

影片主角道生,原本是一名婚礼策划师,却因疫情冲击,公司破产、负债累累,被迫转行成为葬礼经纪人。初入新领域,他结识了坚守传统的喃呒师傅文哥,两人因理念差异冲突不断。但在共同承办一场场葬礼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理解彼此,也终于领悟到“破地狱”的真谛——活人同样需要破地狱,因为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痛苦与困境。

道生在首场葬礼上便遭遇挫折,他依惯例送上纸扎豪车,却不知逝者正是被豪车撞死,场面一度尴尬。这让他意识到,服务不能流于表面,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人生经历至关重要。

还有那位因儿子夭折而陷入执念的母亲,不惜耗费重金将儿子尸体做成木乃伊保存,只为等待未来科技能让孩子复活,她的疯狂背后,是深沉的母爱与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

苏苏面对同性爱人离世,却被逝者的法理丈夫百般阻拦,无法触碰爱人最后一面,社会观念的束缚与人性的狭隘在此刻暴露无遗 。这些情节是如此真实,道生在帮助生者化解痛苦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身价值,学会了直面生活的一地鸡毛。

在家庭这条情感纽带中,文哥的观念深受传统束缚。他坚决不让女儿文玥参与葬仪事业 ,这使得文玥满心委屈与抗拒,父女间的关系也因此降至冰点。

儿子志斌认为老爸强迫自己放弃学业,继承殡葬祖业,满腹怨恨,一心想着移民澳洲陪儿子读书,家庭四分五裂,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巴别塔和罗生门里。

强势的文哥病倒后,躺在病床上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临终前,他给道生写了一封信,借助他告知,让儿子做殡葬是因为学业不佳,给他找出路,而女儿,坦言给她取名“玥”,是视她为珍宝,自己非常爱她 。他终于放下执念,同意让文玥为自己操办“破·地狱”仪式。仪式上,文玥高擎虎旗,志斌在旁引领,兄妹俩配合默契,完成了这场庄严的告别。那一刻,一家人的宿怨得以化解。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观影中,我也在思考人生。和理想的关系,和家人的关系,和患者的关系等等。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觉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轻松惬意,却不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与挣扎。就像我们看着鱼缸里的小鱼,以为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我们不是鱼,又怎会知晓它们是否也有自己的困境,又如何得知它们眼中的人类世界是怎样的呢?

地狱还是天堂,便在当下,便在一念之间。

希望我们少一些对他人的苛责,多一些体谅、温暖,沟通与帮助。在家庭中,更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家人,珍惜与他们相伴的每一刻,转念之间,地狱可成天堂。

从医二十载,我无数次参与抢救,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曾经想着从患者病情出发,为他们制定最佳、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而《破·地狱》提供了多元视角。提醒我去思索患者作为“人”背后的人生,体会家属们复杂的情感。于我,有幸成为一名医生,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凭借自己的点滴努力助力他人生活得更好,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美好,无疑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

《破·地狱》远不止是一部讲述殡葬行业的电影,宛如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形形色色侧面,进而反思生活;让我们在直面死亡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仍能感受到人性的熠熠光辉,赋予我们打破内心“地狱”的勇气与力量,去拥抱祸福相依的未来。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0 阅读:3
雅旋聊影剧综

雅旋聊影剧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