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4年9月的一天,谭昆山听人讲他家房子被日本人烧了,他就请假回家。离家只有四

1944年9月的一天,谭昆山听人讲他家房子被日本人烧了,他就请假回家。离家只有四华里,路上看到老百姓向山里跑,他也糊里糊涂跟着他们跑。谭昆山问他们跑什么?一个老百姓说:"哦哟鬼子来了,鬼子打来了!"谭昆山问来了好多人吗?他讲一个。谭昆山就站在高山边看,看真的就只有一个,后面没有后续部队。谭昆山讲那没关系,一个人还怕他呀?! 这是1944年的湖南省衡阳市双桥镇,正是抗日战争酣战时期,全国上下一心,民众生活在战火与恐惧之中。谭昆山,一名刚从前线请假回家的军人,原本是该镇的一名普通学校教师。几个月前,他在祁阳县刷写抗日标语时,一枚炸弹意外炸死了他的同事,他本人也险些命丧黄泉。这一刻,他决心投身到抗日的烽火中,成为了74军172旅的一名连级副官。 那天,当谭昆山得知自家房屋被烧毁后,怀着一腔怒火与忧虑,匆忙请假踏上了归家之路。路途中,他发现乡亲们惊慌失措地往山里逃窜,他情急之下也加入了逃亡的人群。在询问之下,一个气喘吁吁的老农告诉他,日军又来了。这消息让谭昆山心头一紧,但当他得知仅有一个日军士兵时,他决定留下来观察。 谭昆山躲在山边的草丛中,目光如炬地监视着那名独自一人进村的日军。这名士兵背负手枪,腰挎酒壶,似乎对周围环境并不熟悉。谭昆山悄悄跟随于后,见那日军进入了一个村庄。村庄已经空无一人,桌上的饭菜还未来得及吃,说明村民们是急忙逃离的。日军士兵四处张望,随后走进一户人家。 谭昆山趁机接近,只见日军坐下来,开始大快朵颐。他冷静下来,走进屋内,用湖南话大声说道:“坐,密西密西!”日军回以困惑的目光。谭昆山见状,突然拿起桌上的鱼碗,猛地砸向日军的脸部。碗碎,鱼汤溅了日军一脸。 慌乱中,日军试图反击,但谭昆山凭借着军训的本能,与之搏斗起来。他一边打斗,一边大声呼喊:“你们快来,打鬼子呀!”附近的村民虽闻声,却因恐惧未敢靠近。谭昆山一拳又一拳,终于使得日军力竭倒地。 当谭昆山逐渐从昏迷中苏醒,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稍显凉爽的山坡上,头上包扎着简陋的绷带,几名村民围坐在他的周围,眼神中流露出担忧与敬佩。天色已向黄昏过渡,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微风带来了远处田野的泥土气息和某种隐约的焦灼味。 一个中年农妇手持一碗水,小心翼翼地喂给他喝。水从嘴角溢出,流过他疲惫的下巴,带来一丝清凉。谭昆山努力地坐直身体,感受着每一个动作都带来的轻微痛楚,他的身体还在回应刚才激烈战斗的余波。 “鬼子,已经处理好了。”一位鹰钩鼻的老农用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中光芒透露出复杂的情绪。老人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布包,那是那名日军士兵的随身物品。布包被随意地放在地上,从中透出一丝丝冷漠的杀气——那是战场上无声的胜利者的象征。 谭昆山缓缓地伸手去拿那个布包,手指触碰到布料时,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重量感。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支手枪、一副千人针,以及一些日常用品——这些都是战利品,但对于谭昆山来说,它们是战争的残酷提醒。 手枪沉甸甸的,金属的冷感让他回想起那一刻的搏斗。千人针则是一种装饰精美的小巧物件,据说每一针都代表一个妇女的祝福,带着保佑持有者平安的愿望。然而,对于谭昆山而言,这更像是一种讽刺,因为这些针并没有为那名日军士兵带来任何好运。 打开另一个小包时,他发现里面有一块包装精美的膏药和一个雕刻着观音菩萨的小金属牌。这两样东西显然是对方长期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也许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但现在这些故事已经随着主人的陨落而永远消逝。 村民们静静地观察着他,等待他的反应。谭昆山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些物品重新放回布包,他知道这些战利品需要上交给部队,但在这之前,他必须处理掉更加紧迫的问题。 “烧了吧。”他低声对身边的一位青年男子说。他知道,保留这些物品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敌人可能随时进行报复的情况下。青年男子点了点头,快速地收集起木柴和干草,不一会儿,一堆火焰在村边熊熊燃烧起来。布包和里面的所有物品很快被火焰吞噬,化为灰烬。 火光在谭昆山的脸上跳跃,映出他决绝而平静的面容。他看着火焰,心中不禁涌起复杂的情绪。战争让他失去了太多,亲人、朋友、同袍……现在,他又在这片他熟悉的土地上,亲手结束了另一个人的生命。他深知,每一个炽热的火焰都在提醒他,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他还有更多的责任和重担要肩负。 当夜幕彻底降临,火堆只剩下余烬时,谭昆山站起身,对周围的村民点了点头,表示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纷纷站起,虽然没有言语,但眼神中的敬意和默契比任何话语都来得更有力。 然后,他独自一人,踏上了返回部队的路。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但步伐坚定。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他必须继续前行,为了和平,为了正义,为了那些无法亲自站起来抗争的人们。 来自 朱春先著.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M]. 2017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56
用户17xxx56 7
2024-07-24 09:50
乱七八糟,前言不搭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