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8年,罗广斌被叛徒供出,特务知道他是国民党司令罗广文的弟弟,在抓捕之前给罗

1948年,罗广斌被叛徒供出,特务知道他是国民党司令罗广文的弟弟,在抓捕之前给罗广文打了个电话:有人供出你弟弟是共党。 在中国历史的深处,1948年标志着一段激烈冲突的酝酿时期,民国末年,国共内战愈发激烈。这是一个充满炮火与硝烟的时代,也是英雄与叛徒并存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充满波折的历史背景下,罗广斌和他的哥哥罗广文,两兄弟身处敌对的两个阵营,成为了这场冲突中的重要人物。罗广文,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因其在抗日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而备受赏识。与他截然相反,罗广斌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的一边,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特务部门接到了关于罗广斌的线报,一个叛徒在暗中将他的身份和活动告知了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得知罗广斌是罗广文的弟弟后,情报部门在行动前决定先通知罗广文,这是出于对其地位的尊重,也是希望通过家族关系,更容易掌握罗广斌的行踪。 紧张的气氛在电话线上传递,特务冷静地向罗广文报告:“有人供出你弟弟是共党。”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罗广文的夜晚平静。罗广文的反应混合了震惊与疑惑,他无法立即回应,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绪。这通电话不仅是对他弟弟安全的威胁,也是对他个人忠诚的一种考验。 在得知弟弟罗广斌的危险处境后,罗广文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国民党的将领,他的行动受到严格监视,而他内心的挣扎也达到了顶点。他必须在保护家人和维护职责之间做出选择。在深夜的思索后,他决定尽力而为,试图在不暴露自己立场的情况下为弟弟争取时间。 在那个充满着阴冷与潮湿的渣滓洞监狱中,罗广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立与艰难。监狱的墙壁上,斑驳的水渍像是不断流淌的时间,见证了太多革命者的坚持与牺牲。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对身心的极端考验。 虽然因为罗广文的关系,罗广斌并没有立即遭受最残酷的刑讯,但这种“特殊待遇”却在无形中为他镀上了一层难以洗脱的怀疑。监狱中的同志们经常在角落窃窃私语,他们的目光在扫过罗广斌时总带着一丝审视和疑惑。在共产党人眼中,任何与敌对势力有关的联系都是不可原谅的背叛。 罗广斌深知,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打破这层隔阂。他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到监狱中的各种劳动中,无论是清扫庭院的落叶,还是修理破损的设施,他都亲力亲为。他希望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慢慢融入这个团体,赢得同志们的认可。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天,监狱中传来消息,新一轮的审讯即将开始,而这次的重点对象就是罗广斌。消息传来的那一刻,监狱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同志们的目光再次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这一次,他将如何面对,成了大家心中的一个问号。 审讯室冰冷而阴暗,只有一盏摇摇欲坠的灯泡发出昏黄的光。审讯官带着一脸的戏谑笑意,看着面前的罗广斌。他们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直接开始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提问。从罗广斌的个人背景到他参与的革命活动,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尖刀,试图刺穿他的心防。 但罗广斌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面对审讯官的逼问,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反而以一种近乎平静的态度回答每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既坚定又狡猾,既展示了他对革命理想的忠诚,又巧妙地避开了可能泄露重要信息的陷阱。 这场审讯最终以审讯官无功而返告终。而罗广斌回到牢房的那一刻,他注意到同志们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虽微妙,却充满了重新评估与认知的意味。他们开始意识到,罗广斌的坚持和勇气或许真的源自于对革命的真诚信仰,而不是他所谓的“特殊背景”。 日复一日,罗广斌的行为和他在审讯中的表现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不再是那个被怀疑的“将军的弟弟”,而是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战士。在共同的苦难中,罗广斌和其他同志之间的隔阂慢慢消融,他们开始共享信息,讨论策略,一起为生存和抗争找到新的希望。 在渣滓洞这个充满绝望的地方,罗广斌终于找到了他的位置。他不仅赢得了同志们的尊重,也重塑了自己作为革命者的身份。这一切都源自他在最黑暗时刻表现出的坚定与勇气,成为了他抗争旅程中一个不可磨灭的篇章。 来自 李延青,王律著. 向阳而生:红色经典背后的故事[M].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