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6年,一位湖南的农民,独自前往北京,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要见见老战友,看到警

1986年,一位湖南的农民,独自前往北京,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要见见老战友,看到警卫不让进,他便说道:“我叫张德仁,来找杨成武将军。”警卫听后,很是惊讶:这位同志,不是牺牲了吗? 1986年的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波折与变革后,已逐步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在逐渐恢复和发展中,社会风气也在改变。此时的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各种文化思想交汇的地方。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下,湖南农民张德仁的故事尤显得不平凡。张德仁,一个曾在抗战火线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老红军,身负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战友的思念,决定踏上寻找老战友的旅程。 一纸报纸上的寥寥几句,勾起了张德仁对战争岁月的回忆。报纸上提到的“杨成武将军”,正是他当年的战场指挥官。想到多年未见的杨成武,张德仁决定离开他平静的农耕生活,前往北京。穿过了长途的奔波,张德仁终于站在了北京的大门前,心中满是激动和不安。 在张德仁表明身份的那一刻,门前的气氛似乎凝固了。北京的初秋微凉,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而警卫的目光却如冰冷的刀锋,透过老农民沧桑的面容,试图寻找一丝熟悉或是谎言的痕迹。警卫的怀疑并非无由,毕竟,张德仁这个名字在军中早有传说,他的英勇与牺牲,都是他们在训练时反复听到的故事。那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位满脸皱纹,身穿普通粗布衣裳的老者呢? 警卫沉默了一会,然后决定通报给上级。张德仁站在那里,他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自己身份的真实性,他更知道,无论如何,他必须见到杨成武将军。在他心里,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长久以来的心结需要解开的时刻。 警卫回到岗位,深深地看了张德仁一眼,似乎在他那平凡无奇的外表下,试图寻找那个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连长的影子。他不放心,便询问了张德仁一些关于过去战斗的细节,试图从对话中判断这位老者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那位英雄。 张德仁没有迟疑,他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他的记忆中还保存着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他谈到了平型关战役的激烈,描述了尖刀连如何英勇地冲锋,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与敌军周旋。他的话语中不时流露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去岁月的无限眷恋。 警卫听着,逐渐从怀疑转为惊讶。这位老者的回答太过精准,他的眼神里透露出的不仅是对战争的记忆,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壮和坚韧。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倒流,警卫能感受到那些讲述中的烟火和铁血,那是任何编造的故事都无法达到的真实。 最终,警卫的态度有了转变。他联系了内部的一位军官,请求对张德仁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核实。电话中,警卫详细地转述了张德仁的回答,并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老者身份真实性的疑问。 不久,一位中年军官快步走出,他的面容严肃,步伐却带着几分急切。来到张德仁面前,他仔细地打量了这位老者几眼,然后低声询问了一些更为私密的问题——那些关于他们共同战斗过的战友的名字,一些只有内部成员才知道的行动细节。 张德仁毫不犹豫地一一作答,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中年军官的表情从严肃转为柔和,随着对话的深入,他的眼中开始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惊讶、敬畏,还有难以置信。 经过一番详细的核查与确认,中年军官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他向张德仁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对门卫说:“让他进去。”这句简单的指令,却如释重负,对张德仁而言,意味着他的身份和过往终于得到了认可。 张德仁踏入了那扇门,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释然。这一刻,他不仅为自己能够再次站在老战友的面前感到庆幸,更为那段久远而又光荣的岁月感到骄傲。他知道,接下来的重逢,将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是对过去的一次深刻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来自 马本立主编. 湘西文化大辞典[M]. 2000

评论列表

新能源投资_萧海能
新能源投资_萧海能 40
2024-04-27 18:15
中国功臣
潇湘富贵竹
潇湘富贵竹
2024-04-29 07:35
杨同张至少认识吧
甜蜜蜜
甜蜜蜜
2024-04-29 10:09
见到没有,下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