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中国驻利比里亚政务参赞李同成正在吃午饭,突然,医疗队大夫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吴队长压死了当地小孩,自己被扣了。” 1985年的利比里亚,正值政局动荡与经济困难交织的岁月。在这个西非国家,各种国际援助和外国人士的身影成为常态。作为中国驻利比里亚政务参赞的李同成,他的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和支持中国在当地的各种援助项目,包括医疗、农业与建设。这天的阳光尚好,李同成在使馆内的餐厅里安静地享用着午餐,思考着即将进行的项目审查。 午餐时分,一切突然陷入紧张。医疗队的一位大夫,史大夫,气喘吁吁地闯入餐厅,一脸惊慌失措,直接打断了李同成的思绪。“吴队长压死了当地小孩,自己被扣了!”史大夫的话语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宁静的午后爆发。 李同成迅速稳定情绪,询问事故的具体经过。史大夫回忆说,那是在去往首都蒙罗维亚的途中发生的。吴队长与翻译刘峰驾车前往,途经一段罕见的平坦直路时,吴队长忍不住加速享受驾驶乐趣。不幸的是,一个从丛林中窜出的小男孩意外横穿马路,吴队长虽急刹车,但仍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李同成听罢,脸色凝重,立刻命令司机准备车辆,他必须亲自赶往海岛医院,了解情况并处理后续问题。车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他的心思却重重地压在了即将面对的困难上。 到达医院,李同成见到了满身是血的吴队长和刘峰。吴队长似乎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震惊与悲痛,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院长迎接李同成进入会议室,那里已聚集了多位当地官员和死者家属。气氛沉重至极。 警察局长是一个三十余岁的壮汉,他的目光坚定而严肃。他首先介绍了在场的所有重要人物,包括死者的母亲和族长,然后直截了当地说明了家属的要求:“他们要求先支付2500美元作为安葬费用,再谈其他事宜。” 李同成表示理解,并即刻同意。他从随身携带的现金中掏出1500美元交给警察,并承诺会尽快补齐余额。这时,他站起身,面对所有人,用稳定而坚定的声音说道:“中国人是利比里亚人的朋友,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助,而非带来悲伤。” 在那个重重的下午,李同成的话语逐渐沉淀在了密闭的会议室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死者的母亲,一个中年的利比里亚妇女,面容显得十分疲惫,眼神里藏着深深的悲伤和无力。她慢慢地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目光定格在李同成的身上。她的嘴唇轻轻动了动,发出了令人心碎的声音:“费尼士。” 会议室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更加沉重。族长,一个年迈的长者,他的面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缓缓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表达了对李同成诚恳话语的响应:“只收你们1500元安葬费,此外再不向你们提出任何要求了。”这话一出,其他在场的亲属也纷纷点头,虽然悲痛,但在这位长者的引领下,他们接受了这一判决。 李同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种和解不仅仅是金钱的交换,更是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李同成慢慢地走向死者的母亲,目光真挚,双手合十做了一个中国式的鞠躬,表示最深的敬意和哀悼。死者的母亲看着他,眼中泛起了泪水,但很快她强忍着情绪,点了点头。 李同成转身面对族长和其他家属,他再次重申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利比里亚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这一不幸事件的遗憾。他承诺,将确保类似事件在未来得到有效避免,并提出加强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安全培训和文化理解方面。 会议结束后,李同成和吴队长被邀请参加了一个简单但庄严的纪念仪式。在一个小小的教堂里,当地牧师领着祷告,为逝去的小生命祈祷。李同成和吴队长在教堂的最后一排静静地站立,他们的心情沉重,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交融和共鸣。 纪念仪式结束后,李同成与吴队长又被引导到一个小巧的墓地,那里新挖的坟墓正等待着小孩的下葬。他们俩静静地站在墓地旁,观看着当地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安抚和告别亡魂。李同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深知这次事件虽然短暂,却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无法忘却的一部分。 此后的几天里,李同成与使馆的其他成员开始积极与当地社区交流,他们参加了几次由村庄长老主持的聚会,讨论如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并提供更多的医疗与教育援助。这些活动逐渐加深了双方的信任与友谊,使馆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事件最终的和解,虽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安宁和接受,但李同成知道,这次的经历将是一个持续的教训,提醒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异国他乡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并理解每一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这样,真正的理解与和平才能在不同的文化间架起桥梁。 来自 李同成主编. 中国外交官笔下的中外政要[M]. 200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