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6G技术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无线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新场景融合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突破。”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如是说。
4月25日-29日,中关村论坛在京举办,期间的平行论坛之6G创新发展论坛以“共促通信与AI融合,引领6G技术创新”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6G技术创新”“6G与AI融合”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在此期间,陈山枝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的采访。陈山枝表示,中国在6G的标准推进中一直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他还提到,6G与Al的融合可以利用广泛部署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AI服务,形成新型的、泛在的智能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全社会的普惠智能水平。
我国6G技术发展在全球处于前列
谈及我国6G技术进展,陈山枝表示,我国6G技术发展在全球处于前列。2019年6月,工信部推动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汇聚了70多家国内外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推进6G技术和产业发展。2019年11月,科技部联合其他部委,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指导我国6G技术的总体发展。
目前我国6G技术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无线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新场景融合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突破。IMT-2030(6G)推进组已连续发布数十本技术白皮书和研究报告,阐述6G系统的需求、场景、技术路径和主要技术成果。从6G专利申请量上来看,中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此外,我国自2022年在业界率先启动了6G技术研发试验,目前已开展了智能超表面、通感融合、太赫兹、无线A1、分布式自治网络、算力网络、数据服务等技术验证,为技术研究和标准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6G的标准化,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已经制定了时间点,要求在2030年之前完成6G标准的发布,国际标准组织3GPP已经基于ITU的需求确定了具体的标准化时间表,中国在6G的标准推进中一直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陈山枝说。
6G可以促进更多AI应用的开发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通信领域和AI的融合也越来越普遍。6G与AI的融合将为产业带来什么?陈山枝表示,通信系统的大规模连接能力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存储、交换和计算提供一个分布式的高效、节能、安全的人工智能服务基础设施平台。
陈山枝解释说,6G与Al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应用人工智能解决无线和网络自身问题,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网络运维能力、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广泛部署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AI服务,形成新型的、泛在的智能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全社会的普惠智能水平,提高能源和算力利用效率。
陈山枝表示,依托于6G大规模分布式网络节点的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将使能更先进、更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高效训练,同时模型在网络内大规模部署将使能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人工智能服务。
此外,依托于6G更强大的算力和更智能的边缘计算能力,可以促进更多AI应用的开发,包括自动驾驶、医疗领域的自主协作、算力卸载、数字孪生、网络大模型等等。
推进6G高效发展需产学研用紧密配合
6G通感算智融合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陈山枝表示,6G正朝更高频率、更大带宽、更大规模天线方向发展,这为通信与感知融合带来了可能。未来的通信系统将不再是单纯的管道,通感融合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提供新型感知服务与应用,另一方面利用感知获得的信息可以提升通信性能或降低通信开销,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结合,有效提高无线频谱效率。
但同时,通感融合在基础理论、无线空口技术、协同感知、组网架构、硬件架构及验证系统等方面仍还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共同攻克。
陈山枝说,产学研用各单位紧密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合力,快速推进6G的高效发展。他进一步表示,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发挥理论创新优势,在基础理论和基础科学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引领6G新理论新技术创新;科研院所基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科研实践,在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为6G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引擎。
而电信设备制造和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发挥产业优势,特别是其在技术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方面优势明显,可以以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创新,同时通过新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升级,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提高产业能效。“通过产学研等多方合作,必将对我国6G通信产业带来新飞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孙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