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香港股市近期经历了一场资本的狂欢,大资金的涌入给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冲击波! 在最

香港股市近期经历了一场资本的狂欢,大资金的涌入给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冲击波! 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内,香港股市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上涨势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涨势并非由南下资金推动,因为在没有南下资金的显著影响下,香港市场的交易量仍然突破了惊人的1.1万亿港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腾讯、美团、商汤、蔚来等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它们的表现尤为出色,成为了市场的亮点。 根据从外围传来的信息,目前国际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市场的活动尤为频繁,他们似乎正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新兴市场专家和区域管理公司则表现出一种观望的态度。一些长线资金持续不断地买入中国股票,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及共同基金在中国的投资比例依然相对较低,这表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仍然保持谨慎。亚洲超高净值客户在过去两周通过结构性票据逢高卖出的比例大于逢低买入,这可能反映出他们在寻求降低风险。此外,还有消息指出,中国股市近期的强劲表现,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平仓了流行的“做多人工智能、做多日本、做空中国”策略。 在过去的两周里,香港股市无疑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恒生指数的涨幅超过了13%,使其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指数之一,并且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牛市的阶段。在此之前,由于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香港股市曾一度蒸发了近3万亿美元的市值。 根据高盛的信息,纽约的投资者们近期都在讨论香港市场,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亚太区域的日本和印度,而是转向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机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包括了如何配置资产、配置的比例、国家队的动向以及经济的整体情况等。 国际投资者们重新开始研究香港市场的投资机遇,并且有一些长线投资基金持续不断地买入中国公司的股票。尽管如此,对冲基金及共同基金在中国的投资比例仍然保持低位,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并不乐观,他们会继续观察市场的相关数据。如果市场能够保持活跃,港股市场可能会重新获得这些资金的关注。 近期,在亚洲货币大幅抛售的背景下,与美元挂钩的香港货币被证明是一种弹性的来源。日元的无序下跌迫使一些资金转移回中国内地和香港等价值被低估的市场。美国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股市阶段性的优异表现部分原因是由于投资者平仓了流行的“做多人工智能、做多日本、做空中国”的策略。在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转变的过程中,港股似乎成为了一个估值低廉、仓位较轻且相关性较低的对冲工具。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昨天港股大涨的背景下,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下跌了近1%,而日本市场的涨幅也低于1%。 从买盘来看,主要集中在大盘股指数成份股中,其中最大的买盘是友邦保险、美团和腾讯控股。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前期减持的基金经理可能正在寻求回补中国股票,并迅速进行了建仓。 那么,为什么资金会选择在当前这个时点买入港股呢? 最初的起因可以追溯到4月份,当时证监会发布了5项对港合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放宽ETF产品范围、纳入REITs、支持人民币交易柜台、优化基金互认和畅通上市融资渠道。这些新规定有助于畅通互联互通机制,为香港资本市场引入资金活水,提升市场流动性。在这之后,香港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日元进入了一个快速下行的通道。尽管日本央行在3月份释放了加息预期,但日元却进一步贬值,从4月9日到4月29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从151.5最高贬至160.2上方。这直接导致外资近期重新回流香港。 中国经济的复苏和政策面的转暖,也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周二发布的一项私人调查显示,4月份制造业活动增速为14个月来最快。财新/标普全球制造业PMI从3月份的51.1升至4月份的51.4,连续第六个月扩张,全球需求改善导致新出口订单稳步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向好,成为外资持续买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香港股市的吸引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此次上涨之前,港股市场的估值已经达到了全球主要市场的最低水平,恒生指数的估值仅为8倍多一点,而美股市场的主要指数都在25倍以上,日本市场在20倍以上。恒生指数也仅比1997年交接时的水平高出不到20%。可以说,市场情绪已经到了一个极端低位。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港股优质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具有更低的估值、更轻的资产和更快的盈利增长,这些特点不仅是对国内投资者,对海外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收益来源的补充。 当然,当前的大涨更多地包含了一些技术因素:由于港股低估且便宜,这种市场的飙升通常会引发“错失恐惧症(FOMO)”。市场的持续性大概率还是需要基本面的配合。只有当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国际资本才会扭转悲观预期,进而让市场进入到良性运行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