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里奥斯:历史和文化是理解当下中国政治的基础

环球网 2024-05-07 06:56:14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白云怡徐嘉彤]“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存在很大误解,尤其是在中国的战略意图方面更是习惯张冠李戴。”日前,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成功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道路,但中国从不想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第三方。里奥斯是西班牙时政问题网站中国政策观察网的创办者,多年来撰写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并翻译《孙子兵法》,曾因致力于“介绍真实中国”,获颁西班牙外交部下属机构“亚洲之家”年度文化与社会类别奖。日前,他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和西方的现代化轨迹有明显差异,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保留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权,中国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决定并把握节奏,“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我自己家里有三四十个版本的《孙子兵法》”

环球时报:您曾翻译《孙子兵法》,这部著作被视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的思想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翻译这本书的过程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您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政治和外交风格的影响?

里奥斯:在与专业同行的合作下,我翻译了一版《孙子兵法》。在西方,孙子被视为像德国卡尔·冯·克劳塞维茨那样的名将和军事理论家,对其军事思想的研究是每个军事学院课程的一部分。

不过,我认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作品,它涉及各领域,蕴含许多中国古老经典的思想理念,从政治战略到商业贸易,都能在其中找到参考价值。我自己家里有三四十个版本的《孙子兵法》,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想了解中国,就有必要深入了解这本书,因为它到今天仍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战略制定。

比如,《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战争”仍是今天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一直避免冲突,并尽可能寻求共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总在分享,而非对抗。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孙子兵法》是(中国许多政策的)“灵感源泉”。

另外,我认为对中国战国时期历史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中国一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因为我们今天也生活在一个权力转移和变化的时代。在西方,历史著作尽管也出现在教科书中,但它们对国家当下的行事风格的影响不那么突出。但中国不同,中国领导层始终重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解决问题。历史和文化是理解当下中国政治的基础。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您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已超过30年,也去过中国不少地方。这次来中国您有哪些新的感受?注意到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里奥斯: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变化,比如在技术领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任何西方国家,这给每位外国访客都留下深刻印象。这和我去西方国家的城市感觉完全相反,那里的时间仿佛停止,而在中国,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我认为中国是现代化和进步的代表,值得外界学习。

中国尝试“整合”不同的思想

环球时报:您在西班牙媒体《邮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章,您怎么看待“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念?有学者认为,中国进入了一个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但也有西方学者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结束了”,您怎么看这些观点?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里奥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没有结束,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认为中国领导层有清晰的行动计划,包括设定了到2035年和到2049年的两个目标。这意味着中国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转型。

此外,中国还需要面对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起了一些国家对中国意图的疑虑和不安。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下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和中国之前的历史并非割裂的,只是今天的中国面对新的工业、技术和国际形势现实,需要一系列新行动对这些现实作出回应,建立起新的“动态”。

比如,中国正在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并且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这是中国拥有更大能力的结果,也是当前中国政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金砖+”机制,都清晰显示出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和对多边事务的开放性。中国需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是全球经济力量变化在其他领域的投射,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此外,我还观察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都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并且中国在尝试“整合”这些思想,而不是像西方那样非黑即白地认为不同思想间矛盾不可调和。我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正加强意识形态主权,避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动摇中国的政治方向。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目前西方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里奥斯: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议题在西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我很赞同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比中国发生得更早,一部分西方学者也认为苏联解体后,“历史已经终结”。但现在,中国在通过另一套方式推进现代化,无论从经济模式还是社会模式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都和西方模式有很大不同,中国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寻一些问题的答案。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不同?

里奥斯:这是一个复杂的对比。在我看来,中国和西方的现代化轨迹有明显差异。一些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征服和剥削基础之上,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建立在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两者在发展模式上也有差异。中国的经济模式既有市场,也有计划,是一种融合的模式。但在西方许多国家,我们看不到这种融合。我认为这种既有市场、又有强大政府计划的经济模式取得了相当积极的成果,且目前仍然有效。

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权”,中国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决定,自己把握节奏,而不是接受外界强加的设定。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西方部分人对中国战略意图存在极大误解

环球时报:您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方式实现目标,中国的许多经验无疑会被借鉴。您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里奥斯:中国式现代化对他国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判断问题,根据自身整体利益确定政策,而不是根据外部的评价或等待外部的指导。我认为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此外,我认为很多国家要更深入地分析中国的政策,它们可能适用于一些国家,也可能不适用。我注意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像中国一样建立了经济特区,有的成功了,有的则不那么成功,因为各国在教育水平、劳动力、公共和私营领域的能力都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对很多国家来说,中国的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然后各国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正如中国自己说的那样,中国不能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也不想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照抄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诸如强化公共部门的能力、重新审视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中国经验,都可以成为他国参考的对象。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近年来西方对中国最大的误读是什么?

里奥斯:我认为这些年来西方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关于中国的战略意图。部分西方人认为,中国想要复兴曾经的辉煌,会削弱西方,使西方陷入困境。所以,关于中国崛起的看法分歧很大,一些人认为必须保护自己免受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威胁。但对另外一部分西方人来说,中国代表的是机遇,他们希望进行对话,希望理解中国的政策。

我认为,中国是一个生产力和技术都很先进的经济体,我们不能指望中国在亚洲孤立地存在。随着实力增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是合乎逻辑的。但要(西方国家)适应这一进程并随之调整自身的应对方式,还需要更长时间。很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可能把中国撇在一边去治理这个世界。

0 阅读:79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