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之火》恋爱的部分,想要“拍得干干净净”丨导演谈

新京报 2024-05-07 16:49:24

热播剧《微暗之火》讲述了在千禧年前后的一座封闭小镇里,一起杀夫案引出了一段注定坎坷的爱情、熟人社会里的善和恶,以及更为复杂的人性。日前,该剧导演姚晓峰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微暗之火》中的凶案、悬疑都只是一个外壳,他真正希望做的是,通过揭露人性中的幽暗,呼唤人性之美,通过艺术和诗歌来唤醒人类心灵之美。剧中主角南雅和周洛正是因为诗歌和艺术互相走近,最终彼此救赎,“南雅拯救了周洛庸俗的灵魂,周洛又让南雅脱离了人生的苦海。”

南雅和周洛。

故事

每个人的叙述都带有主观性和动机

《微暗之火》讲述宁静小镇上因一桩离奇杀人案所掀起的风波。漂亮的少妇南雅(童瑶饰)遭受家暴后奋起反抗,意外杀害丈夫,唯一的目击证人周洛(张新成饰)却有长达一个小时的“消失的时间”,且他的证词又恰好为南雅杀人做了“正当防卫”的庇护。调查凶案中,逐渐揭露出了这个小镇背后所有的人,各自隐藏在深处的秘密。虽然全剧以调查一起凶杀案贯穿,在姚晓峰看来,《微暗之火》不是普通常规的悬疑剧,在形式、载体、结构上有很多新的尝试,跳出了悬疑剧本体的框架,也突破了悬疑剧的边界,更多的是做了人性的挖掘和展示,这也正如本剧片名所寓意的,“《微暗之火》,表面看似幽暗,底下是一大团火。”在案件的调查中,剧中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切入到案发当晚,每个人的叙述都带有自己的主观性和动机,有隐瞒,有歪曲,这些隐瞒和歪曲通过不同当事人的叙述,又从中发现其中的破绽,再一步一步接近真相。

在姚晓峰看来,《微暗之火》悬疑本体只占据全剧很小的一部分,该剧的叙事重点反而放在了其他元素上,包括人性的善恶、强弱,“我们太长时间不谈人性了,太多时间没有探讨人性光辉的魅力了。”剧中,无论是女主角南雅,还是男主角周洛,在不同人的口中,他们也都有着不同的面目。姚晓峰以男女主为例,南雅是被欺凌的对象,但是她身上有软弱性,周洛在没有受到艺术启蒙之前,他是一个混沌的少年,对于女性的认知更多仅仅停留在性层面,有他自身不成熟的部分。“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也是这部剧中人物的整体基调,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弱点,也都有人性的光辉。

千禧年之夜,凶案发生。

人物

周洛和南雅之间可以看作知己的拯救

“直面人性是需要勇气的,在直面这些复杂性和暗黑处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那一点点美好的难能可贵。”姚晓峰表示,《微暗之火》所讲述的也正是,“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环境,两个不被人认可的孤独灵魂的相互拯救”。周洛是清水镇的高材生,曾以县状元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又莫名被劝退。回到家乡遭到众人冷嘲热讽,对于清水镇而言,周洛像一个异类般的存在,直到他遇到并爱上了同样的“异类”南雅。

当周洛进入到南雅的内心世界以后,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天才少年,他领略到世界上除了科学和物理之外,还有一种让人着迷的东西是诗歌,从这些美和艺术里感悟到人生真正的意义,他才无限接近了南雅的灵魂。

“一个女人,长得漂亮又不愿和别人一样,难免会招惹是非。”这是一句《微暗之火》关于描绘南雅的台词,在剧中当地人的口中,南雅是行为不检点、惯会勾引男人、从事不正当行业的坏女人。虽然南雅生活在别人的污言秽语之中,她一直追求向往美好,她做衣服、开服装店也是制造美好的具体表达。

南雅是最早在这个镇上觉醒的灵魂,但是她和她所处的世界格格不入,“只有周洛具备领悟诗歌美好的潜能,心灵干净的人才能看到另外一个美丽的心灵。”姚晓峰表示,在周洛和南雅互相走近的过程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是爱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懂了你的灵魂以后,我能成为你真正的精神伴侣,我能够去帮助你。”所以,周洛和南雅之间的感情也可以看作知己的拯救,两个孤独灵魂的吸引,“南雅把周洛从一个庸俗的少年变成懂得美好的人,周洛要把南雅从泥里拽出来,让她成为真正的莲花。”

周洛和南雅之间,是两个孤独灵魂的共鸣。

诗歌

诗和远方就是浪漫

剧中,起初周洛对南雅的感情源自她的美貌以及自己对她的好奇,他被南雅成熟的美吸引,是一个少年本能的冲动,很快他为这个冲动付出代价,周洛因此很羞愧,认真反省、寻找,直到找到诗歌之美。在姚晓峰看来,正因为周洛对诗歌的重新认知,才重新认识了南雅,此后他去跟南雅道歉,继而发现了南雅的苦处,决定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微暗之火》中“诗歌”是全剧重要的信息传递元素,具有特别的象征寓意。在第一集就出现了一本名为《拾诗》的诗歌选编集,里面辑录了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菲利普·拉金等著名诗人的作品。随后出现的《弗罗斯特诗选》中有一首姚晓峰自己最喜欢的诗,其中“那日,黄色树林分出两条路,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定下我今后一生的道路”的诗句,也契合着剧中主人公的命运走向。

姚晓峰坦言,在年轻的时候,他读过很多打动自己的诗歌、文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诗歌已经几乎不存在了,而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海子、北岛等人的诗歌盛行,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因为有了诗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现在谈爱情更多的是物欲,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少,诗歌可以给人精神、灵魂上的洗涤,我希望用这部作品唤起更多的人去喜欢诗歌,让诗的时代重新回来。”姚晓峰说,诗歌带来更多的是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就是浪漫,“这个浪漫的境界就是现在人最缺少、最珍贵的东西。”

拍摄

镜头更多带有表现性和夸张性

剧中,周洛和南雅相遇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个午后的音像店,清风吹拂树叶,美丽的南雅出现在少年周洛面前,头发上的一滴水落到周洛的胳膊上,观众被这个细节迅速带入剧情营造的氛围。姚晓峰表示,关于剧中男女主恋爱的部分,他想要拍得干干净净,不是纯物欲和生理的冲动,更多的是精神的交融。

在《微暗之火》这部作品中,姚晓峰希望讴歌人性光辉和诗歌的魅力,诗和远方应该具备诗情画意的描绘,需要美,姚晓峰表示,他需要用镜头来表现环境之美,也要展示两个灵魂之美,用镜头为观众铺陈开具象之美,人像之美,因此必须把画面拍得漂亮干净,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两人和这个小镇的格格不入,显示出他们的鹤立鸡群,并最终导向两人互相吸引的命运。“所以这部剧的镜头更多是带有一定表现性和夸张性的,不是完全的纪实。”姚晓峰表示,除了案件本身之外,只要进入到生活里的场景、家庭环境的选择,都是美的,四周有流水,院子的格局也很讲究,“比如南雅的家在山顶上,剧中构建的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全貌,好地方一定是在山上。”

《微暗之火》构建了一种诗意的镜头语言。

在山下则是一个老镇,周洛的学校在新城,他需要骑车穿越油菜田,再过桥,桥头是村里的祠堂,“这是一个典型的村镇的标志”,姚晓峰表示,他在开拍前特意设想构建了清水镇体系,到清水镇必须坐火车或者是轮船,先到长途车站或者是火车站,然后坐小巴或者是中巴,绕过盘山路,过山才能到清水镇;或者是沿着盘山路的江,坐小船到清水镇,两条路都可以。这种布局也形成了清水镇封闭的外界环境,“清水镇是需要翻过群山峻岭才能抵达的,所以整个小镇也是蒙蔽的状态,才有了镇上这群人。”

在具体的拍摄中,由于全剧采取了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人物、事件之间又以罗生门结构盘根错节交织,拍摄起来难度很大。姚晓峰透露,因为时间线索来回跳跃,演员们要在不断的跳跃时间里,不能展露太多,也不能表现得不够,其中的分寸感对导演和演员都是很难的,要特别细心。其中“千禧年之夜”那场戏是最难拍的,剧组从几个不同的视角进入,那一晚发生了什么拍了好几遍,所有演员都筋疲力尽,“千禧年之夜”最终拍了九个大夜,预计要拍出七次不同,姚晓峰希望细心的观众可以自己发现每一次的不同,“演员只是知道我今天要这么拍,明天要那么拍,但是演员都不知道剧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我脑子里是最清楚的,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演员和导演的相互信任,他们把自己全部交给导演。”

行业

姚晓峰此前曾经执导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大丈夫》《虎妈猫爸》《追风者》等不同题材、风格的影视作品,在姚晓峰看来,这些作品也都是成长道路中自己的一个个命题。姚晓峰坦言,最近这几年,华语剧集确实“卷”得很厉害,大家都在进步,观众已经不习惯过去所谓“听评书”式的电视剧欣赏习惯,而更多在于观赏镜头的表达,每个镜头传递的信息,真正进入到了视听艺术的审美领域,“观众的审美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如果我们作为制作者还停留在原来的说书时代,肯定会被观众抛弃,所以在视听语言上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

而“多样化,多种题材”也是姚晓峰认为未来影视剧发展的趋势,悬疑、谍战、战争、科幻、喜剧、生活等,各个门类应该百花齐放,“观众有不同的胃口、不同的需求,应该有满足他们各自喜好的剧集。”

新京报记者刘玮

0 阅读:309
评论列表
  • 2024-05-08 07:12

    整个片子画面始终极度灰暗,一直像外国加着滤镜拍的。类似漫长的季节,也是整体人物全是黑暗的。连续出现这样的作品,大家还是要警惕

新京报

简介: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