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之火》挑战多线叙事,透过悬疑外壳探寻人性真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09 09:17:02

正在央视八套和优酷播出的悬疑剧《微暗之火》,因独特的影像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反思成为了国产悬疑剧“试验”中不可多得的新作。该剧导演姚晓峰不久前刚因《追风者》而被观众熟知,这部《微暗之火》耗费了近六年的心力终有所成,对主创来说俨然是一次艰难的尝试。

尝试多线索交织营造悬念

《微暗之火》讲述宁静的清水镇上在千禧之夜发生了一桩离奇的杀人案,少妇南雅(童瑶饰)在长期遭受家暴后奋起反抗,意外杀害丈夫,而唯一的目击证人周洛(张新成饰)对犯罪过程也如数家珍。经过当地刑警的深入调查,这起杀夫案背后牵扯了尘封多年的隐情,而面对凶案,清水镇上各色人等的本来面貌也随之浮出水面。

该剧对叙事方式进行了结构性创新,即破案过程并不采用平铺直叙的线索-谜底方式,而是以多个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陈述,“拼凑”起对罪案真相的拼图。这一破案方式本身就带有极大的迷惑性,观众可能要和破案者一样对当事人的表达进行判断和区分,因而也具有一定的观剧门槛。同时,剧中还加入了倒叙、插叙等多种手段,对当事人南雅悲惨的一生以及周遭人等的经历进行了“回看”。导演姚晓峰透露,在拿到剧本时其实就希望能够对国产悬疑剧的拍法进行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我们一直在探索国产电视剧还能怎么拍,想要突破单线结构的平铺直叙,尝试多条线索交织。除了去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以外,还要有悬念足以支撑观众能够一步一步追着故事走,这是我们想探索的方向。”

这种对剧情结构的重塑,以及在拍摄手法上的创新,对今天的悬疑剧市场来说显然是不小的突破。该剧总制片人张书维介绍,剧本最早从2018年开始做,历经三年终于打磨成型,拍摄则完成于2021年。“放到六年前的市场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做这种尝试。”张书维坦言,主创团队当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来做这个挑战,而恰逢国产悬疑剧也在这几年间完成了突破式的迭代升级。“我们后来看到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以及《漫长的季节》先后播出,也能看到同行都在做悬疑剧的创新。”姚晓峰直言,这也给主创团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在拍摄完成后,并没有急于将作品拿出来播放,花了很多的时间重新调整后期,直到彻底打磨完成才面世。

采用诗作概括每一集剧情

《微暗之火》在视听语言上的一大突破还体现在,全剧采用了很多文学和艺术的元素,并用诗作来结构每一集具体的内容。虽然是创作于六年前的作品,但剧中主人公南雅的台词依然先锋而锐利,南雅在面对周洛的误解时所说的台词依然振聋发聩。她尖锐地指出了闭塞小镇上人言可畏的现实,并直指周洛同样存在伪善的问题,被道德绑架的女性并没有为自己辩白的权利,“就连小孩子都可以来踩我两下”。同时,南雅和周洛因文艺结缘,剧中出现了大量优秀诗作,并借用诗词中的语句来概括剧情。

剧作整体气质因为主题的沉重而显得不那么轻松。在姚晓峰看来,这也是表达方式服务于主题的一种体现,他把该剧当做一个寓言,需要艺术化地去呈现现实,“剧中女性的遭遇本身是很压抑的,这个话题也很严肃,我们就没有放那么多插科打诨的内容,去消解话题的严肃性。”

姚晓峰直言,《微暗之火》是借用了悬疑剧的“壳”,去讲述世纪之交的清水镇背后的人性真相。“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有两个独行的灵魂过早地醒来了,她们的思想与处境相互矛盾,而这两个清醒的灵魂又如何摆脱生活的束缚去自我拯救,这是剧作希望表达的主题。”姚晓峰希望透过这两个“非典型”的人物,去讲述小人物在面对时代变迁时如何选择、如何生存,又如何进行自我价值的再寻找,“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带着一定的实验性的,因此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观剧门槛”。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如今的观众审美早已到达了一定水准,“艺术表达是可以被接受的,观众的解读也具有多义性。做导演我也不希望重复自己,对我来说,这也是我的选择。”

0 阅读:208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