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仅存老城门“存正门”黄埔军校北营门 无意在相册中翻到几年前文物普查中留下的老城墙存正门相片分享。 说到成都的城墙能被大家悉知的肯定是北校场仅存的一段了(p8北校场段150米城墙),其余城墙包括城门早已被拆成为历史;其实在北校场附近还保留有一小段不易被发现的城墙和城门“存正门”。 成都城垣始筑于公元前310年,基本消失于20世纪70年代,成都城墙经历了多次大的修建,从土坯砖石城墙规模不低于西安等历史古城的老城墙。但遗憾的是建国后由于城市发展等原因成都大部分城墙和古迹已不复存在。 存正门位于城墙的北边,1937年黄埔军校由南京迁至成都选址在北城墙北校场附近,为了方便黄埔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开了一门作为学校的北营门取名“存正门”寓意为正气长存。黄埔军校校区还把著名古迹武担山划在校园内(下篇介绍),并在旁修建了武旦塔作为学校的警戒哨塔。 存正门虽是新修不为古城墙同一历史时期,但它也是成都唯一幸存的一座城门,也是黄埔军校在成都的唯一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