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不,他是最重要的战场指挥官,但大帅另有其人! 的确,仗主要粟裕打的。国军淮海战场上三大主力,他指挥华野干掉两个半:独歼黄百韬兵团12万人和杜聿明集团近30万人,并携手中野灭了黄维兵团12万人。 另外,阻击国军李延年与刘汝明两个增援兵团的,也是华野部队。那这么一相加,粟裕的华野实际所打仗儿和歼敌数起码85%以上吧。 再有,决策改变全局。粟裕率先提出“淮海战役”构想,并在“小淮海”向“大淮海”转变时,先是建议华野与中野统一指挥,再发著名的“齐辰电”,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在同时围歼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的关键时刻,又是粟裕主动建议从围“杜”华野部队中,抽调人马支援中野,先把“黄”给灭掉,以防敌援军到来陡生变数。结果?实战中就是这么来的。 哦!这厉害的,妥妥首功。难怪12年后,毛主席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仍在讲:“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不过,主席还是谦虚了,真正指挥的其实他自己。因为战役中无论粟裕还是刘陈邓,重大决策都要电报请示,最终由主席拍板的。而这有多么重要,看看蒋介石就知道了,国军惨败很大程度上来自其错误定夺。 还有呢,雄才大略的主席,对部下请示可不是画个圈,签个同意就了事的,他是真正地指挥。比如淮海战役由小转大的过程中,他主张先打黄百韬兵团,继而让中野东进,所发挥的作用甚至高于粟裕。 另外,刘陈邓中野,又岂是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所能指挥?能够让两家拧成一股绳的唯有主席。所以综合来看,主席才是淮海战役总指挥,而粟裕则为最重要的战场指挥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