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装了,欧洲也向乌提出要矿产,泽连斯基将赴美签署矿产协议

如曼聊国际 2025-02-28 17:20:26

当俄乌战场上的硝烟仍未散去时,另一场关于资源的暗战已在基辅展开。美国与欧盟接连递出的矿产合作协议,将乌克兰推向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这个曾被视为“欧洲盾牌”的国家,正承受着战争与地缘博弈的双重挤压。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乌政策出现戏剧性转向。1月20日白宫易主不足一月,华盛顿便向基辅提交了争议性矿产协议草案。文件要求乌克兰将其境内已探明的锂、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权交由美方企业,作为交换,美国承诺“保障矿区安全”。

这种以资源换保护的条款引发轩然大波。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前顾问波格丹直言:“这如同要求我们交出国土的‘采矿特许状’。”数据显示,乌东部顿巴斯地区锂矿储量达50万吨,足以满足美国电动汽车产业未来五年需求,而克里沃罗格铁矿带更是欧洲最大铁矿区。

尽管泽连斯基在2月23日全国讲话中誓言“不会让十代人背负屈辱条约”,但局势并未好转。2月24日,美方传出消息称协议关键条款已“优化”,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乌克兰经济重建,乌副**斯捷潘尼什娜更透露“文本框架基本敲定”。

大西洋彼岸的博弈尚未落幕,欧盟突然加入资源争夺战。2月24日,欧盟工业专员布莱顿与冯德莱恩同步访问基辅,提出“30种关键矿产合作计划”。布莱顿强调乌克兰可满足欧洲70%的关键矿产需求,特别是钴、石墨等电池材料。

这份协议表面打着“互利共赢”旗号,实则暗藏玄机。欧盟要求将乌克兰纳入“关键原材料俱乐部”,这意味着未来乌方矿产出口需优先满足欧盟配额。德法企业早已布局:大众汽车2023年已与乌方签署锂矿采购备忘录,空客集团则对第聂伯罗的钛矿虎视眈眈。

夹在两大势力间的乌克兰处境尴尬。尽管泽连斯基政府反复强调“主权不容交易”,但现实压力接踵而至:美国2024年对乌军援同比减少62%,欧盟500亿欧元援助方案因匈牙利反对陷入僵局。

军事分析师指出,乌军每日炮弹消耗量已从峰值3万发降至不足8000发,哈尔科夫前线部队甚至重启苏联时期T-64坦克作战。这种窘境迫使基辅不得不考虑资源换援助的方案——即便这意味着将国家命脉交予他国。

这场资源争夺战背后,潜藏着更深层的危机。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若完全开放矿产开发,乌克兰GDP可能在五年内增长15%,但其工业体系将彻底沦为原材料供应地。更严峻的是,主要矿产区集中在本就动荡的东部地区,资源开采可能激化地方分裂势力。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前,乌克兰曾因天然气过境费与俄罗斯激烈博弈;如今,相似的剧情正在欧美与乌克兰之间重演。当坦克的履带声与矿机的轰鸣声交织,这个国家的命运齿轮,正驶向未知的深渊。

0 阅读:11
如曼聊国际

如曼聊国际

山河无恙,吾心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