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史论中避开前有定论和耳熟能详的道理,注意推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推其所以然之由,辨其不尽然之实,均于善而醇疵分,均于恶而轻重别,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效”,显示出非凡的史识。梁启超说,“自《船山全书》刻出之后,一般社会所最欢迎的是他的《读通鉴论》《宋论》”。这两部史论著作立论迥异流俗,“ 往往有新解,为近代学子所喜诵习”。关于三国的盛衰,特别是有关曹魏的盛衰,王夫之揆之以理、察之以情,力求其实,从中可以窥见其历史兴亡论的特色。
曹魏兴起的原因曹魏能够代汉,并且在三国鼎立中占据优势,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结合历史事实,王夫之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迎天子于危亡之中而措之安土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汉献帝“乘舆时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天子与群臣会,兵士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袁绍的谋臣曾提出“迎大驾安宫邺都”,但被袁绍拒绝。稍后,荀彧向曹操建议“奉迎天子都许”,谋臣毛玠提出“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敬纳荀彧和毛玠的建议,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王夫之认为,这一举措使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先机,地位高出一般的文武大臣,“曹操之篡也,迎天子于危亡之中而措之安土;二袁、吕布、刘表、刘焉群起以思移汉祚,献帝弗能制,而操以力胜而得之”。在后来的重大政治事务中,曹操都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显得名正言顺。
(二)屯田之利
曹操实现北方统一的重要因素,是推行屯田政策。王夫之认为,屯田制对于曹操统一北方、魏晋巩固统治后最终一统三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曹孟德始屯田许昌,而北制袁绍,南折刘表;邓艾再屯田陈、项、寿春,而终以吞吴;此魏 、晋平定天下之本图也”,史载“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屯田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也解决了流民问题,它将耕、战、守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王夫之高度评价曹操的屯田措施,认为这种措施产生了六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战不废耕,则耕不废守,守不废战,一也;屯田之吏士据所屯以为己之乐土,探伺密而死守之心固,二也;兵无室家,则情不固,有室家,则为行伍之累,以屯安其室家,出而战,归而息,三也;兵从事于耕,则乐与民亲,而残民之心息,即境外之民,亦不欲凌轹而噬之,敌境之民,且亲附而为我用,四也;兵可久屯,聚于边徼,束伍部分,不离其素,甲胄器仗,以暇而修,卒有调发,符旦下而夕就道,敌莫能测其动静之机,五也;胜则进,不胜则退有所止,不至骇散而内讧,六也。有此六利者,而粟米刍之取给,以不重困编氓之输运,屯田之利溥矣哉!”
曹魏组织士兵和经过军事化编制的流民开垦荒地,稳定了民心,大大提高了经济实力。曹操屯田“有其地,有其时矣”,在时间和区域上都把握得比较恰当,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屯之于战争之时,压敌境而营疆场,以守为本,以战为心,而以耕为余力,则释耒耜、援戈矛,两不相妨以相废”。一手持耒,一手持戈,耕、战两不相妨两不相废,将屯田的作用完整地发挥了出来,“故唯枣祗、邓艾、诸葛可以行焉,而后此之祖以安插天下之兵,是弭兵养懦之术也,故陵夷衰微而无与卫国。此屯之必以其时也”。
不仅必以其时,还要必以其地,许昌和两淮屯田都是在荒芜的旷土上进行,都是在战乱导致民众流亡失散的条件下推行,“许昌之屯,乘黄巾之乱,民皆流亡,野多旷土也;两淮之屯,魏、吴交争之地,弃为瓯脱,田皆芜废也”。如果屯的田不是荒田而是民田,就会激起民怨,导致失败,“非是者,可屯之地,畸零散布于民田之间,而分兵以屯之,则一散而不可猝收矣。夺民熟壤以聚屯,民怨而败速矣”。王夫之还以其他屯田的得失为参照,论证曹魏屯田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
(三)推心以待智谋之士
曹操不拘一格录用贤才,曾经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各种有用之才。早在起兵讨伐董卓时,曹操就对袁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王夫之认为,“曹孟德推心以待智谋之士,而士之长于略者,相踵而兴”。曹操推心待士赢得士人们的敬服,使众多的智谋之士归心。这些经由曹操擢拔的身怀特异禀赋的人才,不仅补济了曹操谋略的不足,还为曹丕时代的治国理政打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孟德智有所穷,则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无遗策。迨于子桓之世,贾诩、辛毗、刘晔、孙资皆坐照千里之外,而持之也定”。
曹操招揽的才智之士群体,虽然不太注重君子之道,但大部分还算得上是鲠直清严之人,他们不屑于招权纳贿,“魏氏所任之人,自谋臣而外,如崔琰、毛玠、辛毗、陈群、陈矫、高堂隆之流,虽未闻君子之道,而鲠直清严,不屑为招权纳贿、骄奢柔谄猥鄙之行,故纲纪粗立,垂及于篡,而女谒宵小不得流毒于朝廷,则其效也”。这些才智之士不屑于招权纳贿,保持了政风的清正,很少祸害朝廷。
曹操
曹操的推诚待士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功业,也给后来的曹魏基业奠定了人才基础,“魏足智谋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故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正是有了这个智谋群体,才使得曹丕、曹叡等才智平庸的继任者能够在与蜀吴的对峙中占据上风,“故以子桓之鄙、叡之汰,抗仲谋、孔明之智勇,而克保其磐固”。
(四)扼制宦官与外戚的势力
宦官与外戚势力是东汉严重的并蒂政治毒瘤,他们轮番控制政权的危害一直延伸到汉末。外戚何进要招引董卓进京打击宦官,曹操很不以为然,认为“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何进为了消除宦官势力,引狼入室,招致了更大的祸患。曹操一开始便认为这样做不妥。曹魏政权注意遏制宦官和外戚势力的滋生,对宦官和外戚制定了种种限令,“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曹氏初立,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黄初三年,又制后家不得辅政,皆鉴汉所自亡而惩之也”。曹魏汲取了东汉败亡的前车之鉴,约束宦官和外戚势力的增长,使这种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无法生长蔓延。
三国鼎立的局面乃大势所趋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败袁绍,逐步统一北方,后又发动赤壁之战以推进南北统一 ,但没能达到目标,这是因为当时还不具备统一的条件,“汉、魏、吴之各自帝也,在三年之中,盖天下之称兵者已尽,而三国相争之气已衰也”。王夫之认为,在东汉末年争逐中形成 的各股势力很难一枝独秀,“曹操知其子之不能混一天下,丕亦自知一篡汉而父子之锋芒尽矣。先主固念曹氏之不可摇,而退息乎岩险。孙权观望曹、刘之胜败,既知其情之各自帝,而息相吞之心,交不足惧,则亦何弗拥江东以自帝邪?权所难者,先主之扼其肘腋耳。先主殂于永安,权乃拒魏而自尊,乐得邓芝通好以安处于江东”。三方均知结束鼎立的条件还不具备,于是便各自专心发展自己,巩固自己的统治,“由此观之,此三君者,皆非有好战乐杀之情,而所求未得,所处未安,弗获已而相为格也”。
在鼎足而立的局面下,三国各自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而角立不相下,吴有人焉,足与诸葛颉颃,魏得士虽多,无有及之者也”。蜀汉打出绍继汉室的旗号,在政治道义上占据高地;曹魏以版图最大、户口最多、 兵强粮足而雄踞中原; 东吴虽然没有义正和势强的条件,但有江河天堑,又有才具天子大臣的智慧的顾雍等为之效命,也是在短期内无法被撼动。因此,各方都有推进一统的行动,但在总体上无法改变鼎足而立的状况。
曹魏灭亡的深层原因曹魏自黄初元年(220年)建立至咸熙二年(265年)灭亡,共计45年,相对而言,算是短命王朝了。王夫之通 过把曹魏与东汉的对比来归述它不足五世而亡的基本状况,“自其亡而言之,汉之亡也,中绝复兴,暴君相继,久而后失之;魏之亡也不五世,无桀、纣之主而速灭;以国祚计之,汉为永矣。乃自顺帝以后,数十年间,毒流天下,贤士骈首以就死,穷民空国以胥溺,盗贼接迹而蔓延”。曹魏统治时期,既没有暴君的败政连绵,也没有戕害贤才的人祸横行,更没有四方揭竿而起的民变蔓延,但还是迅速覆亡了,“魏之亡也,祸不加于士,毒不流于民,盗不骋于郊;以民生计之,魏之民为幸矣。故严椒房之禁,削扫除之权,国即亡而害及士民者浅,仁人之泽,不易之良法也”。相对于东汉王朝的老百姓而言,曹魏的老百姓还是幸运的,没有遇到改朝换代的杀戮和动荡,但曹魏的衰亡还是值得深思的。
王夫之
(一) 制度之弊
1、申韩之效
王夫之对申、韩之术持批评态度,认为“古今之大害有三:老、庄也,浮屠也,申、韩也”。他反对申韩的刻薄寡恩,“师申、商之小智,而沿汉末嫉害党锢诸贤之余习尔。曹操师之以杀孔融、夺汉室”。王夫之认为,曹操喜欢用申韩之术,这是曹魏灭亡的原因之一,“曹操以刻薄寡恩之姿,惩汉失而以申、韩之法钳网天下;崔琰、毛玠、钟繇、陈群争附之,以峻削严迫相尚。士困于廷,而衣冠不能自安;民困于野,而寝处不能自容。故终魏之世,兵旅亟兴,而无敢为萑苇之寇,乃蕴怒于心,思得一解网罗以优游卒岁也,其情亟矣”。
王夫之在《老庄申韩论》中说:“曹操之雄也,申韩术行,而敺天下以思媚于司马氏,不劳而夺诸几席。申韩之效,亦昭然也。”曹操可谓成亦申韩,败亦申韩,“申、韩之术也,曹操终用之以成乎严迫之政,而国随亡”。可以说,申韩之术犹如双刃剑,既推动了曹魏的崛起,也动摇了人心,损害了曹魏统治的基础。
王夫之鄙弃申韩之术,他在批评法家时多次以曹操为例,“曹氏始用崔琰、毛玠,以操切治臣民,而法粗立。王道息,申、韩进,人心不固,而国祚不长,有自来也”,“若申韩,则贼仁义也烈矣。师之者,嬴政也,曹操也,武曌也,杨坚也,其亡也忽也”。王夫之认为,相比而言,司马懿抛弃了法家的苛刻,务从宽大,以小恩小惠赢得了士大夫的欢心,“司马懿执政,而用贤恤民,务从宽大,以结天下之心。于是而自缙绅以迄编甿,乃知有生人之乐。处空谷者,闻人声而冁然,栾盈之汰,人且歌泣以愿为之死,况懿父子之谋险而小惠已周也乎!……逆若司马,解法网以媚天下,天且假之以息民。则乘苛急伤民之后,大有为之君起而苏之,其为天祐人助,有不永享福祚者乎?”
司马懿父子放宽法网以收买人心,使得缙绅和编甿都感受到了快乐,以此受到他们的欢迎,“魏之授晋,上虽逆而下固安,无乃不可乎!”在三国中,蜀汉和曹魏相继灭亡,而东吴最后灭亡,“三国鼎立,曹、刘先亡,吴乃继之。孙氏不师申、 韩之报也;曹操不足道,诸葛公有道者也,而学于申、 韩,不知其失,何也?”王夫之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东吴不师法申韩的福报。
2、九品官人之失
陈群提出“九品官人”的方案,曹丕予以接纳,并且长期推行。但这种制度“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在实施中很快暴露出了弊端,“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九品中正制是战乱时期的产物,对和平时期的人才擢拔来说存在诸多弊端,“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诚非经国不刊之法也。且其检防转碎,征刑失实,故朝野之论,佥谓驱动风俗,为弊已甚”。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最初,中正官在评定人才时还能依据德行、才学、家世来进行,但家世的重要性在后来不断得到强调,而德才却被忽略。王夫之对此做出剖析,“魏从陈群之议, 置州郡中正,以九品进退人才,行之百年,至隋而始易,其于选举之道,所失亦多矣。人之得以其姓名与于中正之品藻者鲜也,非名誉弗闻也,非华族弗与延誉也”。这种“所失亦多”的选举之道具有“三难八损”的弊端,造成任人唯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行贿受贿也普遍化,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育。
(二)择嗣之失
在宗法制时代,选好皇嗣事关国祚长久,但历代曹魏统治者都在择定继位者时出现了失误,造成后继乏人的状况。从曹丕开始,这种失误已初显端倪,“魏之无人,曹丕自失之也。…… 故魏之亡,亡于孟德偏爱植而植思夺适之日。兄弟相猜,拱手以授之他人,非一旦一夕之故矣”。曹叡无子,在选择皇储时,本应在宗室子弟中选定年长而聪慧的才俊,却选取了两个婴儿来养育,“既不能然,情系私爱,抚养婴孩,传以大器”。对选中继嗣的人,本应认真对其传授治国安邦的本领,却依然没有做,“若夫魏主叡,无子而非有适长之不可易也,宗室之子,唯其所择以为后。当其养芳与询为子之日,岂无贤而可嗣者,慎简而豫教之?迨其将殂,芳之为子已三岁矣,可否熟知,而教训可夙,何弗择之于先,教之于后令可君国而勿坠,而使刘放、孙资得乘其笃疾以晋奸雄于负扆哉?”
王夫之认为,“为天下得人者,得一人尔。得其人而宰辅百执无不得焉”。曹叡选嗣不慎,又缺乏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只是寄希望于权臣来扶持,最终导致皇权旁落,“己既无子,唯其意而使一人以为君,不审其胜任与否,而又别委人以辅之,则胡不竟授以天下而免于篡弑乎?”皇权旁落的情况在东汉曾经反复出现,主要是因为外戚和宦官轮番作祟所致,“汉之自旁支入继者,皆昏庸之器,母后权奸之为之也,非若叡之自择而养之也。彼愦愦以死,无意于宗社而委之妇人者,无责耳矣,而魏主何为若也!”东汉皇权旁落事出无奈,但曹魏的权柄外移则是皇家自身的问题造成的。
(三) 用人之失
1、谏臣易得而忧国之臣短缺
人们崇敬敢于逆鳞指斥君上失误的诤臣,认为他们是难得的国之栋梁。但王夫之认为,直谏之士并不难得,真正难得的是具有远见卓识、 忠诚之心并深怀忧患意识的忧国之臣,“得直谏之士易,得忧国之臣难。识所不及,诚所不逮,无死卫社稷之心,不足与于忧国之任久矣。若夫直谏者,主德之失,章章见矣。古之为言也,仁慈恭俭之得,奢纵苛暴之失,亦章章见矣。习古之说而以证今之得失,不必深思熟虑,殷忧郁勃,引休戚于躬受,而斟酌以求宁,亦可奋起有言而直声动天下矣”。在王夫之看来,谏臣疾言指摘的君上之失,往往都是章章可见的事物,他们引经据典以古证今,很容易使人闻之动容。
曹明帝曹叡以能够接受大臣犯颜急谏受到赞扬,“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曹叡具有君人之量,群臣也能够直谏,不缺乏直臣。王夫之列举了直言极谏的旧臣大僚的事迹:“叡之营土木、多内宠、求神仙、察细务、滥刑赏也,旧臣则有陈群、辛毗、蒋济,大僚则有高堂隆、高柔、杨阜、杜恕、陈矫、卫觊、王肃、孙礼、卫臻,小臣则董寻、张茂,极言无讳,不避丧亡之谤诅,至于叩棺待死以求伸;叡虽包容勿罪,而诸臣之触威以抒忠也,果有身首不恤之忱。”王夫之认为, 这些人“触威以抒忠”的行为固然是可敬的, 但所关注的问题无关宏旨,对于潜在的祸胎却不能发出忠告。
高堂隆
高堂隆“以义正谏,甚得辅导之节”。在构建凌霄阙时,有鹊在上筑巢,高堂隆说:“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高堂隆还借助夏商更替的史实,以“至言”来警告统治者。曹叡心忧社稷,询问陈矫可否以社稷大事委托司马懿,陈矫的回答是:“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王夫之认为,高堂隆所谓的“深虑”依然是浮于言表,号称刚断骨鲠的陈矫也是避重就轻,知之不深而言之不力,“高堂隆因鹊巢之变,陈他姓制御之说;问陈矫以司马公为社稷之臣,而矫答以未知。然则魏之且移于司马氏,祸在旦夕,魏廷之士或不知也,知而或不言也。隆与矫知之而不深也,言之而不力也”。
曹叡作此质询时,司马懿还没有权倾天下,而陈矫的回答却有所保留,“当其时,懿未有植根深固之党,未有荣人、辱人、生人、杀人之威福,而无能尽底蕴以为魏主告。无他,心不存乎社稷,浮沈之识因之不定,未能剖心刻骨为曹氏徘徊四顾而求奠其宗祏也。逮乎魏主殂,刘放、孙资延大奸于肘掖之后,虽灼见魏之必亡而已无及矣”。刘放、孙资极力推荐司马懿,“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裴松之说:“本传及诸书并云放、资称赞曹爽,劝召宣王,魏室之亡,祸基于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王夫之认为,是这些谏臣缺乏社稷远虑,“以社稷为忧者,如操舟于洪涛巨浸,脉察其碛岸洑涡之险易,目不旁瞬而心喻之;则折旋于数十里之外而避危以就安也,适其所泊而止。岂舟工之智若神禹哉?心壹于是而生死守之尔。若夫雒阳、崇华铜人土山之纵欲劳民,与夫暴怒刑杀、听小臣毁大臣、躬亲细务而陵下不君,此皆见之闻之,古有明训,而依道义以长言之,则不必有体国之忠,而但有敢言之气,固可无所畏避而唯其敷陈者也。抑岂足恃为宗社生民之托哉?”仅有敢言之气而没有体国之忠之人,虽然无所畏避,却只是敷陈事实,不能思虑宗社生民的根本问题。
对于司马氏的潜在危害,没有人向曹叡提出,“魏主叡之后,一传而齐王芳废,再传而高贵乡公死, 三传而常道乡公夺。青龙、景初之际,祸胎已伏,盖岌岌焉,无有虑此为叡言者,岂魏之无直臣哉?”虽然号称骨鲠直臣者颇多,但能够剖心刻骨为曹氏徘徊四顾而求奠其宗的忧国之臣则少之又少,“由是观之,直谏之臣易得,而忧国之臣未易有也”。
2、托人之失
曹操曾经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丕却将司马懿指定为辅政大臣,“而非但丕之失也,丕之诏曹真、陈群与懿同辅政者,甚无谓也。子叡已长,群下想望其风采,大臣各守其职司,而何用辅政者为?其命群与懿也,以防曹真而相禁制也。然则虽非曹爽之狂愚,真亦不能为魏藩卫久矣。以群、懿防真,合真与懿、群而防者,曹植兄弟也”。为了遏制宗室的力量,曹丕晏驾之际抬高了司马懿的地位,“魏之亡,自曹丕遗诏命司马懿辅政始”。这一遗诏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曹叡
曹叡晏驾前夕,又将司马懿定为托孤重臣,“魏主叡授司马懿以辅政,而懿终篡也, 宜哉!法纪立,人心固,大臣各得其人,则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可不乱,何庸当危病昏瞀之时,委一二人,锡以辅政之名,倒魁柄而授之邪?”南宋陈亮说:“司马氏非有大功于魏也,乘斯人望安之久而窃其机耳。”王夫之认为,司马懿虽然抗拒了诸葛亮,但成绩是“仅以不败”,而其主要作为是诛灭曹爽,挟制幼主,为其子孙的基业打下基础,“司马懿之于魏,掾佐而已,拒诸葛于秦川,仅以不败,未尝有尺寸之功于天下也;受魏主叡登床之托,横翦曹爽,遂制孱君、胁群臣,猎相国九锡之命,终使其子孙继世而登天位,成一统之业”。由于曹叡的钦定,司马懿有机会操纵天下,控制幼主,胁迫群臣,动摇了曹魏的统治。
曹操之后,两代皇帝均指定司马懿为顾命大臣,虽然也有一些限制措施,但最后还是被其操控,“然不再世,而国又夺于权臣”。一个征战沙场、 手握通国之兵的人来辅佐孺子、 左右社稷,如何能保证其始终不会有二心?事实恰恰是这样的:司马懿轻易剪灭了曹爽势力,将曹芳控制在股掌中,随意更换皇帝,“其恶在懿,其失在叡,而芳何尤焉”。王夫之总结道:“懿之不可托也,且勿论其中怀之叵测也;握通国之兵,为功于阃外,下新城,平辽东,却诸葛,抚关中,将吏士民争趋以效尺寸,既赫然矣。恶有举社稷之重,付孺子于大将之手,而能保其终者哉?”
3、以疑而召乱亡之祸
王夫之将曹操属意曹植与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确定嗣位做比较,“汉高意移于赵王,唐高情贰于建成,宋祖受母命而乱与子之法,开国之初所恒有也。而曹氏独以贻覆宗之祸”。究其原因,是由于汉、唐、宋初“不假秉政握兵之异姓,持权以箝束懿亲”,这样就不会将主动权拱手让与权臣,权臣也就没有机会兴风作浪。“汉、唐、宋争于室而奸邪不兴于外,岂有患哉?魏之自取灭亡,天邪?人邪?人之不臧者,天也。”
八王示意图
曹丕和曹叡担心宗室的威胁,因此压制宗室势力;司马氏吸取曹魏缺乏屏藩而亡的教训,扩大宗室的力量,结果出现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统治基础。王夫之将上述概括为“魏削宗室而权臣篡,晋封同姓而骨肉残”。曹魏与西晋的夺权方式相似,虽然导致它们衰亡的因素相反,但都有多疑的因素在里面,都是因心怀疑虑而走向极端,“魏之削诸侯者,疑同姓也;晋之授兵宗室以制天下者,疑天下也。疑同姓而天下乘之,疑天下而同姓乘之,力防其所疑,而祸发于所不疑,其得祸也异,而受祸于疑则同也”。无论是疑同姓,还是疑天下,最后都是将精力放在消除疑虑上,结果却是赖以依靠的力量为皇朝掘墓,因疑而招来祸端,“亲亲而以疑,则亲非其亲;尊贤而以疑,则贤非其贤;爱众而以疑,则众非其众;夫何疑哉?”
认为天下没有可信之人,即为庸人之疑,其危害是人人受疑、人人自忧,“以疑而能不召乱亡之祸者无有。天下皆以为疑己矣,而孰亲之?其假以防疑者,且幸己之不见疑而窥其疏以乘之;无可亲而但相乘,于是而庸人之疑,终古而不释。道不足于己,则先自疑于心;心不自保,而天下举无可信,兄弟也,臣僚也,编氓也,皆可疑者也”。以少数统治者去怀疑众多的人,以仅有的智慧来对抗群智群力,实属愚蠢,难免造成严重的恶果,“其愚不可廖,其祸不可救矣”。曹氏和司马氏的覆没都是因疑心太重,偏信一面而导致祸起萧墙。
4、用人与行政,举一废一
治国之道,宽猛结合,一张一弛,相扶以治,才能使人有所畏有所乐,“用人与行政,两者相扶以治。举一废一,而害必生焉”。王夫之分析了执其一端对治国安邦的危害性:“虽无佞人,而亟行苛政以钳束天下,而使乱不起;然而人心早离,乐于易主,而国速亡。政不苛而用佞人,其政之近道,足以羁縻天下使不叛,然而国是乱,朋党交争,而国速以乱。”曹魏与西晋在这一点上均各执一端,举一废一,导致严重的后果,“曹孟德惩汉末之缓弛,而以申、韩为法,臣民皆重足以立;司马氏乘之以宽惠收人心,君弑国亡,无有起卫之者”。曹魏与西晋两者的殊途同归,是对举一废一的后果的生动验证。
王夫之批评苛刻与纵驰的极端倾向,认为两种倾向都会导致灭亡,“人而苟为治人也,则治法因之以建,而苛刻纵弛之患两亡矣。魏之用人,抑苟免于邪佞尔,无有能立久长之本,建弘远之规者也。孟德之智,所知者有涯;能别于忠佞之分,而不能虚衷以致高 朗宏通之士”。曹操能够辨别忠与佞,因此能免于邪佞的败政,但其苛政不利于树立恒久的制度、建立弘远的规矩、招致高朗宏通之士,不利于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因此,曹魏的败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四)风尚之失
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重才不重德,甚至对“不仁不孝而用治国用兵之术”者也不计较。王夫之说:“魏之得天下也,不以道;其守天下也,不以仁,其进天下之士也,不以礼”。曹操的人才政策是在“争乱之余”这种特定的时期制定的,但重才而不重德的习气后来却得到了沿袭,正如傅玄所讲的“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轻守节”。这一人才政策不能以道义感化世人、矫正风气,使世风浇漓,“争乱之余,智术兴,道德坠,名世之风邈矣”。
曹操
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清流之士崇尚名节,抨击逆流,“士以名节相尚,而交游品题,互相持以成乎党论,天下奔走如骛,而莫之能止。桓、灵侧听奄竖,极致其罪罟以摧折之,而天下固慕其风而不以为忌”。在政治黑暗的东汉时代,虽然屡兴党锢之祸,但不能遏制清议的风气,而曹操担心这种风气会乱政, 便以刑名予以钳制,“曹孟德心知摧折者之固为乱政,而标榜者之亦非善俗也,于是进崔琰、毛玠、陈群、钟繇之徒,任法课能,矫之以趋于刑名,而汉末之风暂息者数十年”。
曹操的举措对裁量执政的危言深论产生了压制作用,但到了太和时期,这种风气再度兴起,并且走向了崇虚堕实的极致,“诸葛诞、邓飏浸起而矫孟德综实之习,结纳互相题表,未尝师汉末之为,而若或师之;且刓方向圆,崇虚堕实,尤不能如李、杜、范、张之崇名节以励俗矣。乃遂以终魏之世,迄于晋而不为衰止”。
曹操抑制危言深论没有产生长久的效果,反而使其蓄势而流溢,“孟德之综核名实也,适以壅已决之水于须臾,而助其流溢已耳。故曰抑之而愈以流也”。经过曹操的抑之而愈流, 务虚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延及数百年,“利者争托焉,伪者争托焉,激之已极,无所择而唯其所滥。夏侯玄、何晏以之亡魏……非崇质尚实者之激而岂至此哉?”曹操所压制的风气在太和年间出现反弹,夏侯玄、何晏等清谈之士将玄虚浮华发挥到极致,最终酿成了败德败政的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