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散文写作之我见(耀华08何俊霖)

星火书院课程 2024-07-26 18:18:34

散文写作之我见

深圳耀华学校八年级 何俊霖

散文,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含义。在我看来,只要是通过各种手法,表达出主旨的,都可以是散文。

散文不同于小说、说明文,它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是以记叙为主的叙事散文,也有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性散文,还有以抒情为主的抒情散文。除此之外,还有借鉴古人经历进行想象的文化散文。前三种散文都反映了现实生活,至于文化散文,还得另当别论。

在散文学界,有一些作家的作品非常典型,我将从他们的散文中汲取一些散文写作的技巧。

选材。在散文写作中,选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阅读过的散文里,大多数文章都与生活相联系,描写的内容也多是生活中小到微不足道的事。例如李汉荣的《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讲的是作者遇见两个小孩救一只受伤的蝴蝶;丁立梅的《种花》,讲的是作者与母亲种花的经历;马德的《最美的眼神》,讲的是李老师的眼神对学生的激励;毕淑敏的《教你看病》,讲的是教儿子如何看病。

这样的选材好的例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我也在其中看到了作者们选材的新颖。我们写的文章,或是爬山,或是考砸,都是其他人写过无数遍的,已经算十分老套了。或许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如车与人之间的相互礼让,年轻人和老人互相让座位,亦或者写与大自然的一次邂逅。当我们能够自由选材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发现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

结构。选完材,我们便可以思考结构了。结构分为开头、内容、结尾三个部分。为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作者们别出心裁,想出了多样的开头。在《与美邂逅》中,梁衡特意将第一个事件与常规的文章开头进行交换,极大的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中,丁立梅老师先是写了现在吃的月饼味道怪异,与小时候吃的月饼美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在结尾,他们也能如画龙点睛般为文章画上完美的句号,甚至是让读者意犹未尽。比如,李汉荣在多篇文章的结尾用了省略号,让读者沉浸于思考中。又比如丁立梅在《萝卜花》的结尾写道,“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这自然的点了题目萝卜花。还有张晓风在几乎每一篇的结尾都添上了句号或感叹号,抒发了作者独有的情感。

诚然,我们不能将每一个作家的写法都用上,但是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几个,并持之以恒的运用起来,那么我们的散文写作将会迈出一大步。

手法。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在多处运用表现手法,那么即使写出来,也只是写出了一笔流水账。手法多种多样,有比喻、拟人、排比,欲扬先抑,设问反问。这些手法可以在文中起到一种装饰品的作用。家里摆装饰品的人都知道,装饰品过多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装饰品过少又无法为家里增添氛围,所以我们要将装饰品的数量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区间。手法亦是如此

装饰品的摆放位置也是有讲究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摆放装饰物呢?或许作家们的散文会对你有些许的启示。丁立梅的《等你回家》,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了。全文使用了欲扬先抑,先写了父亲在路上对儿子的谩骂,再写他探视儿子后的凄然,这两种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还有在第8至第9段,写了其他人都改过自新,这从侧面烘托出了儿子也将改过自新。在这篇文章中,对父亲的神态描写也非常多,由“双眼通红的睁着”到“一脸的戚容”,也体现了父亲外硬内软的特点。

如果想要一篇写大自然的文章,李汉荣的《远去的乡村》很适合。这篇文章中有着非常多的设问和反问,如在第6段,他写道,“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再例如,他在第2段中写道,“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这些问句使文章生动起来,极大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有在这篇文章中,比拟也用的十分到位。在第二段中,“参观”“研究”等词好似将动物写成了一位真实的人;作者还将摔跤比作“我与徒弟的见面礼”;还有第4段的描写也深深的吸引了我,稻田与荷田,两个无法与生命相联系的东西,作者却赋予了他们人的生命,“猜测”“喜欢”“交换”“捧”“送”这些动词,本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作者却加在了这些植物上,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乡村的喜爱。

总之,表现手法对于提升文章韵味有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并将其与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那么我们的散文写作水平都将大幅提升。

(指导老师:贺德才老师)

附:学员作品原稿(部分)

0 阅读:0

星火书院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