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美国与日本政府官员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在华盛顿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参加”“谈判地点由美国财政部转移到白宫”“特朗普提出驻日美军费用负担问题”,给这次谈判增加了戏剧性。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取得“重大进展”,但舆论认为,美日关于关税问题的第一轮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法新社称,日本未能从美国获得任何关税豁免,谈判很明显没有立即取得突破。
《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媒体也认为,特朗普亲自参与“低级别”谈判,实则反映出市场压力正迫使特朗普政府尽快调整关税策略,因此美国的焦虑情绪在这次谈判中展露无遗。最终美日这次谈判实际上也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据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透露,双方只是就接下来的进一步沟通达成了共识,预计在本月还会举行第二轮谈判。同时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自己会在适当的时候访问美国,而具体的协议,也需要等到石破茂前往美国与特朗普会谈后,才会签署。
特朗普(资料图)
但其实不光是日本,美国最近正积极同各方接触,以促进更多的贸易对话,美财长贝森特日前接受彭博社访问时声称,率先参与谈判的国家将获得更有利的待遇,就是为了诱使其他国家尽快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
可说到底,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贸易结构互补,供需高度契合,美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离不开中国市场,即便美国与那70多个国家都达成了贸易协议,双方就关税政策达成了一致,也找不到中国市场的替代,所以美方最近还频频向中方释放谈判信号。
而中方最先做的,就是确定和美国谈判的代表人选。4月16日,人社部官网发布消息,前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接替王受文成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外媒的关注,一些专家表示这次中方的走马换将不但十分突然,而且时机也十分敏感。考虑到之前美国财长贝特森曾透露中美双方已经通过中间人进行了初步接触,一些媒体认为中美双方关于贸易和关税的谈判即将开启。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如今,特朗普也开始主动对华释放出缓和信号。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透露,中美双方正就关税问题进行对话,他相信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将能够达成协议,结束这场激烈的贸易战。同时特朗普还提到,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对等关税可能不会再提高,甚至可能会降低。
这一次特朗普也罕见认同了中方的观点,那就是关税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就不会再购买商品,而他并不想看到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
美日关税谈判的博弈,本质是旧霸权秩序与多极格局的碰撞缩影。日本试图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美国执着于维系霸权逻辑,而中国的核心优势在于“以我为主”的战略定力。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所言:“真正的战略优势,不在于阻止对手结盟,而在于让任何同盟都无法忽视你的利益存在。”这场看似局限于关税领域的交锋,实则为中国展示大国博弈智慧提供了绝佳舞台——以开放合作消解对抗,以实力准备震慑讹诈,方能在复杂变局中稳立潮头。
特朗普(资料图)
有记者提问:在中美轮番采取报复性关税的情况下,各方对中美经贸合作前景充满担忧。中方是否会就关税问题同美开展谈判?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奉陪到底。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