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
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似乎变得越来越“规律”?
早上起床不再是为了追逐梦想,而是为了追赶厕所;
晚上熬夜不再是为了狂欢,而是为了等待药效发作。
曾经的我们,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可以征服世界;
如今的我们,连征服一张床都显得力不从心。
是的,接受事实吧,人老了,大部分都是这样。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钢铁侠”,熬夜、加班、喝酒、蹦迪,样样不在话下。
身体仿佛是一台永动机,只要给点能量,就能无限运转。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台“永动机”开始出现故障,甚至时不时给你来个“罢工”。
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新陈代谢速度慢得像蜗牛爬行。
以前吃三碗饭都不带胖的,现在喝口水都能长两斤肉。
肚子上的“游泳圈”越来越明显,腰围和年龄成正比增长。
你开始怀念年轻时那个怎么吃都不胖的自己,可惜,那已经成了“传说”。
其次,身体的各个零件也开始“抗议”。
膝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爬个楼梯都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响声;
眼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明亮,看个手机都得戴上老花镜;
记忆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大,刚想做的事情,一转身就忘了。
你开始意识到,身体不再是你的“战友”,而是你的“债主”,时不时给你来个“催债”。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甚至觉得世界欠我们一个“交代”。
我们不服输,不服老,不服一切。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意识到,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服而改变,反而会因为我们不服而让我们更加疲惫。
你开始学会“随它去”。
以前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你会义愤填膺,恨不得冲上去理论一番;现在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你会默默走开,心里默念“随它去”。
以前遇到挫折,你会咬牙坚持,觉得自己一定能挺过去;现在遇到挫折,你会告诉自己“随它去”,反正人生已经这样了,何必再为难自己。
这种心态的转变,并不是因为我们变得懦弱,而是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成熟。
我们开始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旅行。
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而旅行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过程。
我们不再执着于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过程。
我们开始学会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无常。
年轻时,我们总喜欢热闹,喜欢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觉得朋友越多越好。
我们参加各种聚会,认识各种人,觉得这样才算是“社交达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朋友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你开始简化自己的社交圈,不再追求“热闹非凡”,而是追求“三五知己”。
你开始明白,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在你困难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是那些在你迷茫时愿意给你指引的人,是那些在你孤独时愿意陪伴你的人。
你不再需要那些虚伪的客套,不再需要那些无意义的寒暄,你只需要那些真诚的交流,那些温暖的陪伴。
这种社交的简化,并不是因为我们变得孤僻,而是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清醒。
我们开始明白,人生短暂,时间宝贵,与其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上,不如花在真正值得的人和事上。
我们开始学会珍惜那些真正懂我们的人,珍惜那些真正关心我们的人。
年轻时,我们总喜欢追逐梦想,觉得只有实现了梦想,人生才算圆满。
我们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拼命追求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意识到,梦想固然重要,但生活本身更加重要。
你开始学会“享受当下”。
以前你总是为了未来而忙碌,忽略了眼前的风景;现在你开始懂得,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的目标,更是眼前的点滴。
你开始学会欣赏一朵花的美丽,学会感受一杯茶的清香,学会享受一顿饭的美味。
你开始明白,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享受多少。
这种生活的回归,并不是因为我们变得懒惰,而是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我们开始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次散步。
马拉松的目的是为了到达终点,而散步的目的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我们不再执着于终点,而是更加注重沿途的风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
是的,接受事实吧,人老了,大部分都是这样。
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壮,心态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激进,社交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闹,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追逐梦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此黯淡无光。
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我们才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享受,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
所以,不要再为那些逝去的青春而懊悔,不要再为那些未实现的梦想而遗憾。
接受事实,享受生活,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毕竟,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
点个赞吧,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