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广东还生活过哪些恐龙?|第2眼

金羊网 2024-05-16 15:45:26

日前,一项最新公开的研究成果表明,广州天河和肇庆四会共发现4枚暴龙超科牙齿化石。这是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也意味着暴龙超科恐龙曾活跃在广州。

暴龙超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是著名的“地球最强霸主”霸王龙,它们有没有可能在广州生活过?

除了恐龙牙齿化石,广东地区还在河源、惠州、佛山等地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在南雄、肇庆发现了恐龙足迹。这都是哪些恐龙留下的痕迹呢?

暴龙超科恐龙曾活跃在广州

5月1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以及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广东三水盆地发现的一批晚白垩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归入暴龙超科。

这4枚牙齿发现点属于上白垩纪大塱山组,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7000万到6600万年前,为白垩纪的最晚期。其中1枚发现于广州市天河区国际金融城建筑工地,另外3枚发现于肇庆四会。

于广州市区发现的牙齿化石边缘为锯齿状,“当时我们便想着这可能是肉食性恐龙的牙齿,说不定还是霸王龙。”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强采集了该枚化石,其目前被收藏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

研究团队近两年来针对这些牙齿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支持四颗牙齿属于暴龙超科。研究人员表示:“保守估计,四会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所属个体体长5米—6米,广州市区的则可能是更大一些的个体。”

暴龙超科是一类体型差异较大的掠食性兽脚类恐龙,是白垩纪中晚期的优势类群。最为著名、“地球最强霸主”的小短手龙霸王龙则是暴龙超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大全长可超12米。

广州在地质历史上属于三水盆地沉积区。这是首次在三水盆地发现大型兽脚类化石,也是中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纪录,还是中国最晚的暴龙类化石记录之一。

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记录显示,该区域活跃着窃蛋龙类等,“本次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和它们组成了一个明确的恐龙生物群,说明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前,恐龙生物群在中国华南很可能相当繁荣”。

论文发表于国际地学刊物《白垩纪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研究人员王董浩说,这意味着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绝灭前,暴龙超科恐龙还活跃在广州这片土地。

“广州是一座恐龙背上的城市”

广东是恐龙化石集中区,早在1950年,人们就在广州海珠区晓港公园内发现了恐龙蛋化石,这是广东首次发现恐龙蛋。

广州目前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点,分布涵盖荔湾、越秀、海珠等市区大部。这说明广州地下可能存在着一个数量、种类都颇为可观的恐龙蛋化石群。不过,于1976年与1998年,在白鹤洞和中山五路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目前尚未详细研究。

2020年到2021年间,化石爱好者中学生倪子杰在广州市几个建筑工地陆续发现了一批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并交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系统研究。6块蛋壳化石碎片编号为HS00468至HS00473。其中,468和469号标本发现于番禺区广州南站;470和471号标本发现于天河区金融城工地;472和473号标本发现于荔湾区喜鹊路。

科研人员研究后发现,通过地层对比,天河区金融城化石点属于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其他化石点属于上白垩统三水组,大塱山组的时代要晚于三水组。并将468归入棱柱形蛋科棱柱形蛋属,将469、471、472和473归入长形蛋科巨形蛋属。

棱柱形蛋科一般认为是伤齿龙类(一类小型的掠食性恐龙,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且与鸟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产,而长形蛋科一般认为是窃蛋龙类所产。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主要作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郭子晟指出,470的显微结构与任何一种恐龙蛋都不同,而与鳄类蛋化石的显微结构一致。研究人员将其归入鳄类蛋化石,是首次在中国发现鳄类蛋化石。

此前,三水盆地除了发现过棱柱形蛋科和长形蛋科,还发现过圆形蛋科化石,圆形蛋科一般认为是鸭嘴龙类所产。这次发现说明,三水盆地存在恐龙类的伤齿龙类–窃蛋龙类–鸭嘴龙类以及古鳄类的四足类动物组合,填补了广州地区乃至三水盆地古脊椎动物记录的空白。

对于广州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与客座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宣称,广州市区在距今约9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恐龙活跃,广州是一座恐龙背上的城市。

迅猛龙可能曾在粤北出没

广东出土的大部分恐龙化石大致为恐龙王朝顶峰时期——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万年。

白垩纪正处于盘古大陆的分裂过程,地球环境发生动荡,分离在不同大陆上的陆地生物开始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而表现得最为出色的还是当时的陆地霸主恐龙。白垩纪晚期的恐龙,无论是形态、大小、能力等各方面的多样化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白垩纪中晚期气候普遍高温、干旱,彼时的南海北部海域都是陆地,而广东地区除了高山之外,还有众多的盆地。盆地水草丰美,植物和水资源丰富,吸引了恐龙来此繁衍生息。广东境内大大小小的盆地,也就成了恐龙聚居的乐土。

于是,在一些比较大的盆地,如河源盆地、三水-广州盆地、南雄盆地、罗定盆地、茂名盆地等地,恐龙生活得最滋润。正因如此,广东发现的恐龙化石大部分都来自这些地方。

河源境内100多平方公里的红砂岩层,是世界罕见的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为一体的“龙蛋共生地”。

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区发现第一窝恐龙蛋以来,河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恐龙蛋主要出土地和馆藏地之一。河源恐龙博物馆馆藏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规格不一、形状各异,至少有14种不同类型,有长形、棱柱形、椭圆形、扁圆形、圆形,直径从1.5厘米至23厘米不等,有晶莹剔透的珠宝级晶体蛋,有袖珍蛋,有蛋皮超薄的伤齿龙蛋……

河源还发现了13具恐龙骨骼化石、8组168个恐龙脚印化石,其中包括华南首次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黄氏河源龙的正型标本。

《侏罗纪公园》中的迅猛龙,则很可能在广东省内另一处大名鼎鼎的恐龙化石集中地南雄出没过。

在南雄红层的中生代晚白垩世至新生代古新世的地层里,出土了包括腹足类、介形虫类、轮藻类和恐龙类等古生物化石共60余属、110种,其中以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有霸王龙、短棘南雄龙、南雄小鸭嘴龙以及成窝的恐龙蛋化石等。

2015年11月,在南雄市油山杨梅坑的鸭嘴龙足迹保护区,学者们在8米乘4米的面积里,发现了大概25个足迹,是由13道行迹构成的,初步判断属于白垩纪最晚期的大型鸭嘴龙类恐龙,“以及可能的大型驰龙类等足迹的恐龙脚印。”古生物学者邢立达博士介绍。

大型鸭嘴龙类恐龙体形可达到八九米甚至更大,以植物为食,且成群活动,像现在的牛群一样。而驰龙,即《侏罗纪公园》中叱咤风云的迅猛龙,成年个体身长通常有2米左右,较聪明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擅长团队合作进行捕猎,是鸭嘴龙类的致命天敌。

驰龙足迹罕见,目前只发现于各地的下白垩统地层,而且尺寸较小。南雄的驰龙足迹长达30余厘米,代表了一类大型的肉食性驰龙类。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南方+、新京报、广州市规划院、中科院地质地球研究所、广东省林业局网站、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

话题主持|记者杨楚滢

0 阅读:18
金羊网

金羊网

羊城晚报官方网站金羊网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