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身边“瑰宝”谱写乡村“新声”

新华报业网 2024-05-16 18:32:59

“四月里来好风光,田里的麦子一片黄……”12日下午2时30分,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一场名为“四月里来好风光——苏南高淳民歌讲唱会”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非常好!高淳民歌既具江南韵味又有自己独特风格,这对中国民歌是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教授张天彤在台下鼓掌赞叹。

据了解,这是高淳民歌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也是南京地区首个唱响国家大剧院的民歌。讲唱会由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老师郭燕龙博士及其学生,高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九林,高淳民歌市级非遗传承人夏小玲,高淳农民孔庆刚、谷顺福、朱克报等倾情演出。

“目光向内”,晓庄老师5年前开始“寻宝”

“太棒了!”当天下午4时,在雷鸣般的掌声和观众恋恋不舍的“安可”声中,“四月里来好风光——苏南高淳民歌讲唱会”圆满落下帷幕。“我们让全国观众认识并领略了高淳民歌的美,这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排练值了!”后台,郭燕龙激动地与记者通话。

今年70岁、为参加演出特意购置一件蓝布长衫和一双黑布鞋的孔庆刚也激动不已道:“小时候为了养家,每逢过年我就走街串巷唱些吉祥小调给大伙听。没想到有一天也能登上国家级舞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高淳民歌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22年的《河上歌》,在当地传唱已2500多年。但此前,高淳民歌在全国民歌圈名气并不大,仅有个别曲目参加过央视的综艺节目。

2019年,郭燕龙师从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攻读博士学位。在确立毕业论文方向时,郭燕龙有些摇摆不定。导师告诉他:“做研究不妨将目光向内,挖掘我们身边的瑰宝。”受其启发,郭燕龙将目光锁定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此处63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汇地,也受江淮文化、徽州文化影响颇深。

“到高淳后,我发现当地有插秧歌、耘田歌、牧牛歌、上梁歌等数十种形式的民歌,包罗了人们劳动生活、世情风物、爱情婚姻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民歌巨大‘宝库’之一!”郭燕龙说,由此他开始了在高淳民歌的挖掘、整理、收集之旅,并在3年后形成26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苏南高淳民歌及其演唱艺术研究》。论文一经亮相,高淳民歌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震惊全国声乐研究圈,并经张天彤教授举荐,获得本次登台国家大剧院的机会。

踏遍高淳乡镇街道,挖掘整理出“新歌”60首

既入“宝山”,怎样才能寻“宝”而归?

摆在面前的“拦路虎”有很多,其中最让郭燕龙头疼的,是当地会唱民歌的往往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中大多数人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高淳话,且有些人还不识字,无法用文字交流。而高淳话号称“江苏最难懂的方言”,一些字的发音和普通话完全不同,如本地人“圩”读“yu”,“野”读“ya”,“家”读“ga”等;在语法上,高淳话也很特别,如普通话中“吃不下饭”,高淳人讲为“吃饭不下”“吃不饭下”等,外地人乍一听简直摸不着头脑。

在高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九林等人引荐下,郭燕龙一趟趟走访藏于高淳民间的民歌传唱人。不会说高淳话,他就到现场请人家唱一段给他听,录好视频资料后回来一遍遍听,把其中的曲调写成曲谱,并用专业软件进行比对和识别,务求准确记录每个音符;他还拿着歌唱视频到处请教身边的高淳人,一遍遍辨别歌词大意,把老人们哼唱的歌词记下来。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作时的即兴创作,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境进行创作,这就为我的整理收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郭燕龙回忆,往往一首歌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曲调和歌词都“翻译”出来后,又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这样来来回回,从挖掘到整理、收集一首歌,耗费月余时间已经算是进展极其顺利的了。”

2019年至2023年,郭燕龙往返南京主城区和高淳区之间近30次,总行程超6000公里,走遍高淳6个街道2个镇,找到会唱民歌的老人20多位,录下1000多分钟的视频资料,最终整理出从未被收录过的60首颇有价值的高淳民歌,将当地民歌曲库一下从210多首扩容到270多首。“如今我也能说几句高淳话了。”郭燕龙笑着说。

民歌传承,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扎根大地

国家大剧院后台,当所有人都在为演出成功而欢呼时,作为一名专业学者,郭燕龙已开始思考“高淳民歌应如何更好传承”。

他有些担忧地告诉记者,如今,会唱高淳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实地调研这么多年来,他所见到的能唱高淳民歌的人均在65岁以上。“这是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的必然,如今的人们不再需要唱‘五月里来是秧场,村村栽秧忙又忙……’来排解劳作的艰辛,因为机器已经替代了农夫的辛苦劳作;也不用唱‘杏花开来菜花黄,催动呀世上种田郎……’因为种田郎大多已离开土地去打工。”郭燕龙说,民歌正在逐步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郭燕龙认为,要更好传承高淳民歌,首先需建设高淳民歌数据库,用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为高淳民歌保留最原生态的“火种”;同时,将高淳民歌与高淳丰富的民俗结合,打造富有高淳民歌元素的“沉浸融入式音乐演出”,激活高淳民歌、民俗的生命力,赋能高淳文旅;此外,还可推进高淳民歌进课堂,培育高淳民歌传承的原动力。

“如何更好传承民歌,高淳民歌做出了示范。”张天彤表示,民歌是劳动人民用歌声守望的精神家园,它不仅关系到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因此迫切需要大量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扎根乡土,以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做民歌的“识歌人”“传歌人”。

南京晓庄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将南京市域民歌传承纳入研究范畴,尤其是高淳民歌、六合民歌等,为中国民歌传承探索“南京样板”。目前,该校已成功立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南京市域民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0 阅读:0

新华报业网

简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