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2024年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

在2024年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这份指引的核心宗旨在于加速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平急两用”功能,即在平常时期和紧急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以此推动城市向着更加宜居、具有韧性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详细介绍这份政策指引的主要内容。 首先,关于《平急政策指引》的发布背景。这份指引的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进行的。韧性规划作为一种城市规划方法,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安全、灵活、快速恢复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在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急两用”工程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此外,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文件也为这份政策提供了政策背景,要求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 其次,关于《平急政策指引》的适用范围。该指引适用于列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名单的城市,这些城市应根据规划积极推进相关建设。其他城市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好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这表明,任何有“平急两用”工程建设需求的城市都可以提前规划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接下来,我们探讨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在平时服务于生产生活,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转换功能以抵御风险,并推动城乡资源的有效流动。政策强调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理念,鼓励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资产。同时,政策还强调了五大底线的验收,包括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线和灾害风险控制线等,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那么,如何做好“平急两用”的应用场景规划呢?这包括了多种类型的“平急两用”应用场景,如“平疫”“平灾”“平赛”“平假”“平战”等,以及急时功能的梳理,可利用空间的识别,规划考虑因素的分析,以及规划流程的制定。这些规划流程首先要加强调查评估,然后开展应用场景分析,最后将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此外,政策还明确了“平急两用”的重点规划领域,包括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应急医疗设施、大型文化教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复合利用,商业商务楼宇、宾馆酒店、餐饮设施、工业厂房等融入平急功能复合,以及乡村生命线保障系统的强化等。 最后,政策还考虑到了将平急功能复合的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各种情况,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不同类型空间资源的用地选址、规模、承载规模、功能转换等,以及专项规划中细化应用场景的统筹协调等。 在用地保障政策方面,政策支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优先保障用地。同时,项目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入股、联营、出让、出租等。在应急状态下,还可以允许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价款,甚至“先建再补”,以及因完善“急时”功能而增加容积率的情况下,可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综上所述,这份《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规划和指导,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使城市能够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时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