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从此音信全无。17年后,当看到满头白发的王承书时,子女们抱着她大哭:“母亲,你是我们的英雄,这些年你辛苦了!”
原来,曾经在北大物理系教书的王承书突然接到一个人的消息后,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女。
而这一别就是十七年,这其中隐瞒十七年的真相也才得以浮现在大众面前......
王承书,人称北大的才女。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天资聪颖,在她18岁那年更是成为了唯一一个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女生。
王承书对物理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甚至是可以称之为热爱。
她为了研究出物理实验,可以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泡在实验室里,泡在物理数据里。
在从燕京大学毕业以后,王承书更是选择了出国深造留学,直到1956年回国时,已经是为人妻,为人母了。
此时的王承书在物理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回国后更是直接受邀到北大讲授统计物理学的课程。
然而,本以为王承书的人生就此稳定了下来,不曾想在1960年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片宁静......
1960年,一位叫钱三强的同志找到了王承书,严肃地说:“王承书同志,国家现在希望你可以去搞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
不曾想王承书听完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回答道:“只要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就这样,王承书改行到了铀同位素分离研究,但其实这个领域是王承书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
但王承书认为,既然国家需要她,那么她不在乎是否从零开始,只是这个过程比较艰难罢了。
于是王承书真的从北大辞职,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开始了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
事实证明,王承书的研究能力就是很强的,一段时间后她还真取得了相关的成绩。
不久后,钱三强再一次找到了王承书,希望她可以再一次转行去研究核扩散理论,这在我国当时也是空白的。
这一次,王承书还是一如既往的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但这一次的研究是处于国家机密的实验研究,所以需要王承书隐姓埋名的投入到研究去,就连她的家人都不能告诉。
1960年,王承书告别了家人独自前往了兰州的铀浓缩场,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在这里,王承书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数据,实验室成为了她一天中待得最久的地方。
为的就是能够早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但无疑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国家在这片领域的研究是完全空白的。
好在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十七年如一日的研究终于让他们这个研究团队看到了希望。
实验的两条曲线完全一致,王承书的团队彻底欢呼起来了,他们等这一天可等得太久了。
是的,在研究核扩散理论的这十七年里,王承书的这些科研人员与外界断绝了一切的联系,就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联系。
而铀-235成功提取的这一实验我们也是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的国家,填补了我们国家这些年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历史意义重大。
终于在十七年后,王承书也得以和自己的儿女团聚,看着满头白发的王承书儿女们落下了泪水:“妈妈,这些年您辛苦了。”
这些年王承书从一个空白领域,再到有所成就,再到一个新的空白领域,再到有所成就,这背后都是他们团队日日夜夜奋斗出来的成果。
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承书都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把自己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把七千多块零钱用作党费交给了国家。
这样为国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才是我们青年人值得追随的偶像。
用户10xxx93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