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蒋欣如通讯员张以成
“这里是浙江图书馆的报告厅,舞台大概30平方米,有3个成年人展开双臂、手拉手那么宽,有8个成年人伸开手臂、手拉手那么长……”主持人清亮的声音中,一场名为“听见世界”的无障碍有声舞台剧拉开帷幕。20余位视障观众佩戴耳机,与健全人观众们一起欣赏演出。
我国视障群体超过1700万,几乎每80人中就有一位。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浙江传媒学院“时代金话筒”宣讲团希望用一场舞台剧的时间,帮助视障群体通过声音,听见世界的美丽。
无障碍有声舞台剧,综合了话剧、广播剧等艺术形式,取消了部分演员的走位和道具,并增加各种现场音效,使视障观众更多地通过声音语气、而非演员的表情或肢体动作来理解剧情,就像是以舞台表演形式呈现的广播剧。
“史铁生使劲捶着自己的双腿,母亲慌忙拉住他的手”“母亲激动地走到一旁的桌子边收拾起东西,不小心将杯子掉到了地上”……演员台词的间隙,耳机里不时传来实时解说,最大程度还原舞台视觉信息、缓解观剧障碍,帮助视障观众理解剧情。
为了写出让视障观众听得懂的解说词,解说员钱书瑶会在每次彩排时闭上眼睛,感受看不到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取舍。比如场景转换时搬运道具,就要及时向观众说明。而一些能够用声音传递的情绪,就不需要用形容词再赘述,避免过多的重复表达影响观剧体验。”
演出共包括《地坛在我》《寻声而明,向光而行》《有福的病》《福尔摩斯的抉择》四个节目。“所有脚本都由宣讲团成员原创。我们希望节目能引起视障朋友的共鸣。比如《地坛在我》,就是从史铁生的视角,看待命运的挫折和身边人的温暖。”舞台剧总导演、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大三学生唐启宸说,目前团队已经制作了10余个不同类型的剧目,会根据现场观众特点调整节目单。
或微笑,或蹙眉,或流泪,伴随着剧情,视障观众的表情也随之变化。最后一个节目结束,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视障人士朱俐萍此前多次参加浙江图书馆举办的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这次听说有无障碍舞台剧,第一时间报了名。“演员就在我们面前,这和看电影又不一样。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来参加的很多都是老朋友,还有志愿者帮忙接送站,非常方便。”她向志愿者比了个大拇指,笑着说。
“我们想用这样的舞台剧,为视障群体提供一种新的娱乐文化体验和社交机会。同时,也让健全人群体感受和体会视障人的世界,消除歧视和偏见,甚至加入我们。”活动发起者、指导老师童肇勤说,有人感慨琐碎日常中很难找到生活的意义感,或许可以从帮助有需要的人开始。
就像莎士比亚曾说过的,每个人都是某个人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