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许世友将军听说了耿飚武艺高强,便兴冲冲地找他比试。可是,耿飚却一副淡定自如的样子,对许世友说:“咱俩不用比,你一定不是我的对手!” 这可让众人好奇了,到底是什么底气让耿飚这么有自信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一场特殊的联欢会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中举行。当晚,红4军军长许世友走向红一军团的第1师参谋长耿飚,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场切磋武艺的邀请。耿飚,听闻许世友的挑战,笑着回应了这位也是武艺高强的军长。 耿飚之所以自信,不仅因为他在湘江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还有他的家庭背景和严格的武术训练。耿飚的父亲,耿楚南,曾是慈禧太后的保镖,一个闻名的大内高手。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际,正是耿楚南不离左右地保护了慈禧太后,使她得以安全西逃。这份忠诚与勇敢,使得光绪皇帝赐给他虎头双钩作为奖赏,自此耿楚南被尊称为“双钩大侠”。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耿飚从小便对武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日常训练几乎是严苛的,每天清晨六点开始,无论严寒酷暑,每日至少六小时的刻苦训练,由此他早早地在武林中声名鹊起。 然而,耿飚的武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辛亥革命后,随着皇室的衰落,耿楚南也逐渐淡出了宫廷,家庭陷入了困境。13岁的耿飚不得不在车站做童工以维持生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武术师傅,这位师傅不仅继续磨练他的武艺,还教会了他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与成长。 耿飚自幼便显露出过人的武艺天赋,而他人生中的一次偶遇,更是为他的武道之路增添了丰厚的章节。在一次无意中的机会,耿飚遇到了一位习武老师傅。这位师傅不仅功夫深厚,而且对耿飚格外看重,于是在业余时间教授耿飚武术,并经常带他去与各流派的高手“踢馆”——这种实战的磨练使耿飚的武功日益高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16岁的耿飚在众多武术交流中已然显露头角,基本上在同龄人中找不到可匹敌的对手。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他17岁那年随着醴陵暴动的爆发而来临。醴陵暴动是湖南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耿飚不仅参与其中,更是以一名刚满17岁的少年担任了大刀敢死队的队长。 1930年,耿飚正式入伍,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凭借他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和勇猛精神,很快就被提拔为团长,连毛主席都对他写信表扬,鼓励他继续为革命奋斗。 1934年长征开始时,耿飚担任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与团政委杨成武共同带领团队承担重要的突破任务。特别是在湘江战役中,耿飚和他的红4团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战斗至最激烈时,弹药耗尽,耿飚手持大刀,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成为战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他的武艺和勇气不仅令敌人胆寒,也让自己人为之振奋。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后,耿飚和他的三名警卫员满身是血,虽然多数是敌人的血,但他们的勇猛仍引来了罗瑞卿的赞赏。罗瑞卿在战后激动地握着耿飚的手,对他说:“耿飚,你打出了红军的血性,大家都得向你学习!” 这场战斗极大地提升了耿飚的威望,使他成为红军中的英雄人物。 回到1935年的联欢会上,耿飚的这段过往使他在许世友的挑战面前显得从容不迫。他对许世友的回应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尽管两人都心怀武者之志,但当时的形势并不允许他们真的动手比武。当时,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虽然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但由于张国焘的野心与自负,两军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在这种气氛下,任何内部的冲突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分裂,所以耿飚和许世友理智地决定放弃了比武的念头,以免影响两军的团结。 耿飚的军事生涯在建国后转向了外交领域,他错过了1955年的开国将军授衔。尽管原本有资格被授予上将军衔,但他已经投身到外交工作,成为新中国派往西方国家的第一位大使,并曾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周总理和陈毅元帅的重要助手。 耿飚的生命历程最终跨越了近一个世纪,他一直活到2000年,享年91岁。
一天,许世友将军听说了耿飚武艺高强,便兴冲冲地找他比试。可是,耿飚却一副淡定自如
在左聊国际
2024-05-20 01:01:19
0
阅读:6214
波波沙
许上将怎么才2颗星?
用户17xxx40 回复 08-16 00:49
就是如此
富民文和 回复 08-12 10:10
那是响应毛主席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司令员去连队当兵。两个星相当于现在二个杠。
战忽局主任
武术大师外交官,耿飚耿将军
用户11xxx51
许将军找错对手了,耿将军肯定能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