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1941年上海,曾纪芬九十寿诞留下了一张珍贵留影,镜头中,作为寿星的曾纪芬位居人群中的C位,端坐在长椅上,这时的曾纪芬虽然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但但面色红润,气质优雅,眼不花耳不聋,思维还很清晰。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精气神。

曾纪芬九十寿诞
曾纪芬的出身极为显赫,她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三岁那年,被曾国藩过继给了他的胞弟曾国葆,曾国葆对于曾纪芬视如己出,无微不至的为她提供爱和关怀,使得曾纪芬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时光,茁壮成长。
1862年12月,曾国葆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曾国葆病逝后,作为父亲的曾国藩将当时已经10岁的曾纪芬接回了家中。
回到家中的曾纪芬,并没有收到父亲曾国藩特别的宠爱,反而是严格要求于她,当时,作为父亲的曾国藩不仅将回归老曾家的小女儿曾纪芬进入到当地的私塾读书,学习,还要求曾纪芬的几个哥哥在学业上对曾纪芬进行帮助,这就使得曾纪芬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位善诗文,作楷书的“大才女”。
曾国藩除了在学业上对小女儿曾纪芬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以外,还想方设法来培养曾纪芬节俭朴素的品性。
曾国藩一方面要求女儿穿几个姐姐留下来的衣服,一方面则是要求女儿在课后,参加家中的劳动,跟这家中的女佣随从干些缝缝补补的活,这个过程,则让曾纪芬逐渐培养起 了自立和做事的能力。
1870年,曾纪芬18岁了,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到了适婚出嫁的年龄,作为父亲的曾国藩便开始在当时的年轻后辈中为小女儿挑选夫婿,本身,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按照当时“门当户对”的惯例,物色挑选的年轻后生应该是清廷重臣的子嗣,但曾国藩却并没有这样去做,反而是一反常态,看中了梅关知县聂尔康之子聂仲方。
这聂家无论是官阶,还是名气都不如曾家,曾国藩之所以选择与聂家结亲,主要是因为聂家“三代进士,两世翰林”,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再加上,聂尔康之子聂仲方才气过人,未来可期,因此,曾国藩最终选中了聂尔康之子聂仲方作为自己小女婿的最佳人选。
原本曾国藩夫妇要亲自见证小女儿曾纪芬出嫁,但造化弄人,就在曾,聂两家筹划着曾纪芬出嫁的事宜时,曾国藩夫妇却先后因病离世,使得曾纪芬的出嫁事宜被搁置到了一边,一拖再拖,直到1875年,在曾家其他长辈的见证和祝福之下,当时已经24岁的曾纪芬才与聂尔康之子聂仲方正式成亲。
当时,曾家人遵照曾国藩生前的叮嘱,以二百金作为曾纪芬出嫁的嫁妆,并为她准备了十一箱妆奁,聂家这边,也不含糊,回礼一双价值八百金的“绿色玉钏”。

曾纪芬嫁入聂家后,聂家上上下下都对其呵护有加,不敢怠慢,而曾纪芬则是秉承父亲曾国藩生前的教导,丝毫不敢展示大家千金小姐的娇纵习惯,相夫教子,侍奉翁姑,和睦亲邻,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口碑。
曾纪芬的丈夫是一个有学识,有真本事的人,他深受岳父曾国藩的影响,做事务实,踏实,从地方小官做起,凭借着政绩,一步步升迁至浙江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除此以外,聂缉椝大力支持和推行洋务运动,他秉持实业救国的理念,他承包华盛纺织总局,成为了晚清时期少有的干吏之一。
然而聂仲方这个仕途之路却不是那样一帆风顺,1905年,朝中的御史,以及一些清廷官员联合在一起弹劾聂缉椝将铜元局余利留为留洋学生和练兵处的经费,虽没有查到实证,这就使得聂仲方处境堪忧,作为妻子的曾纪芬见此情形,便用父亲曾国藩的事情来劝说丈夫聂仲方“功成身退”,切勿迷恋官爵之位,而丈夫聂仲方则是一个听劝之人,他听从了妻子曾纪芬的建议,选择辞官回乡,开启了他新的生活。
聂仲方辞去官职,回到老家后,并没有闲着,而是投身于实业,在他的安排和授意之下,他的儿子聂云台以31.7万两白银买下华盛其余股份,一手创办了"恒丰纺织新局",而作为妻子的曾纪芬则是对于丈夫投身实业的举动全力支持,安心的在家中相夫教子,照顾家庭,使得聂家始终处于一个兴旺的状态。
1911年,聂仲方因病离世,病逝于家中,终年56岁,丈夫病逝后,曾纪芬带着一家老小移居到了离恒丰纺织新局不远的聂家花园去居住,这时的曾纪芬也已是近六十岁的老者,她自号“崇德老人”,每日按照父亲曾国藩生前传授给她的修身养性功夫来调离她的日常作息和生活,以一种极其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直生活着,这就使得曾纪芬到了90岁时,依旧耳聪目明,神智清楚,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精神状态。
除此以外,在丈夫聂仲方病逝后,曾纪芬开始主理聂家大大小小的事务,她秉承和继承了曾国藩教给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儿女,子孙,使得儿女和子孙们都一个个成才,成为了当时工商、科技和文化教育界有影响的人物。

1941年,曾纪芬90岁寿诞,家里人在家中本想为她举办一场隆重的寿宴,却遭到了她的婉拒,家中的子女便为她办了一场极为普通的寿宴,没有丝毫的铺张浪费,当时,一些子女和孙辈本想着送一些贵重的礼物,来让老寿星高兴一下,但却遭到了老寿星的批评,训斥他们切勿不要乱花钱,要学会勤俭持家,将钱花到实处。
1942年,在丈夫聂仲方病逝31年后,91岁高龄的曾纪芬也追随丈夫的脚步,与世长辞,曾纪芬弥留之际,面带微笑向家中的子女们叮嘱后事,然后从容辞世。
这位晚年号称“崇德老人”的曾纪芬病逝后,当地的一些民众自发前来为她送行,并在街道两边驻足,吊念于她。

回顾曾纪芬的一生,她深受父亲曾国藩的影响,是曾国藩严谨治家的践行者和继承者,在她的教导之下,聂家子女无不成才,成为了各个领域有所建树和有影响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