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4日,一则来自43军军长褚传禹的电话打到127师指挥部,开口第一句就是:“你们师长被俘虏了?你们干什么吃的!” 127师的战士被吼的一愣,看着不远处抽烟的师长:“军长,你是不是拿到假消息了?” 能让一军军长如此关注,这个人是谁?被敌军“活捉”的假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 1944年,年仅16岁的张万年在山东黄县加入了当地八路军,后因在战场英勇杀敌,被调入12师36团任警卫员,曾两次救首长于危难之中,在军中广为流传。 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2师任副排长,几个月后升任排长,他在战场上,屡次立功,两年时间连跳两级,被任命通信股股长。 1948年10月,张万年带领手下士兵誓死保卫通信线路通畅,立下大功。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43军军长褚传禹特调他任127师师长。 127师前身是孙中山元帅府铁甲车队,也就是后来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 可以这么说,127师是解放军成立最早的部队,拥有着中国军魂。 越军对于张万年之名忌惮不已,更是对于127师威名早有耳闻,特意派出己方王牌特工部队前去刺杀张万年,用来搅乱解放军的战略布局。 在这支队伍了解我军条例的严格,对于师长军长的位置“了如指掌”。 他们在做出全面计划后,就趁着夜色来到张万年所带领的127师所在地。 他们训练有素,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巡查,直奔中心驻扎地。 树影之下,一辆通讯车在两名战士的保护下停在路边,他们原地隐藏,对着车直接连开几枪,将里面的人射杀后就趁着混乱逃了出来。 他们自以为杀死的是“张万年”,于是发消息回去称“张万年”已死。 越军当局十分高兴,但几天下来见解放军布局丝毫未变,想要试探一下虚实,于是大肆宣传“张万年被越军活捉”。 如果张万年死了,那么消息一放,解放军压不住消息,一定会有动静,届时军心大乱,就是他们进攻的时机;如果解放军没有动静,那么张万年就还没死。 越军当局几乎排除第二选项,他们觉得自己的部队已经杀死张万年,于是暗中派遣人员盯着解放军动向。 这个消息传到褚传禹耳朵中,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褚传禹大嗓门吼着:“什么?张万年在你旁边?让他接电话!” 通讯员连忙喊旁边的师长,张万年慢悠悠掐灭烟,不急不慢地接起电话:“军长!” 褚传禹一时没认出张万年的声音,依旧在那边吼:“张万年呢?赶紧让他接电话!” 张万年将话筒拿得离自己耳朵远一点,无奈道:“师长,我就是张万年!” 褚传禹紧皱的眉头松了松:“那边传你被活捉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原来昨夜在车上的是一个通讯员,正在向军部发送战报,那些特工错把通讯员当成了他。 其实特工部队并没有找错,解放军对团、师、军这三级指挥部与前线之间的距离有着严格的规定,指挥部作为首脑,是军队的核心,不能距离前线过近。 张万年师长却不按条例来,直接将指挥部设在距前线100米的地方,这一出格行为却误打误撞,避开他们的袭击。 张万年对着军长严肃说道:“军长,如今之事你也知道了,连越军都知道我们指挥部驻扎在什么地方,派出个部队都能击杀,您觉得咱们这些条例还有用吗?” 褚传禹并没有说话,张万年接着说:“这次的突袭,明显是针对我军量身定做的,不管是出兵还是反击,用以前的战略已经完全不行了。” “您知道我几个月在这里遇到了什么!我们优待俘虏,他们就‘投降’,等来到我军战俘营后直接开始突击,里应外合。” “但这是以前作战的胜利经验,我军依旧……” “军长,如果我按照条例,在那辆车上,您会怎么做?” 张万年用自己实际经验向褚传禹证明他的正确,他认为在亚热带低海拔山岳丛林作战最忌讳兵力分散,容易让敌人穿插作战,造成大规模伤亡。 于是,他集中兵力,只派少量巡查兵巡逻。 山地地区多悬崖峭壁,集中兵力作战就得到显著成效,敌人在高处向下扫射时,他们总能找到射击死角进行反击,彻底让敌人的远程炮火成为虚设。 凭借出色的战术,让张万年五战五捷,为对越自卫战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万年将军的一生光明磊落,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为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