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罗轩曾业摄影报道
汉阙,被称为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因兴盛于两汉而得名。
四川渠县的汉阙为中国之最,被誉为“中国汉阙之乡”。它们从历史中走来,矗立田野两千年,至今屹立不倒,镌刻着的中华文化光芒闪耀。
“中国汉阙之乡”为何是渠县?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渠县,行走在渠江两岸,感受着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下来的璀璨与厚重。
华蓥山麓,乡村道路“览阙路”弯弯绕绕,路旁不时闪现的路牌提醒着我们,两千年前的巴人们曾在这里创造了属于彼时的高峰,汉阙闪耀,宕渠辉煌。
汉阙之乡为何是渠县?
渠江,奔流不息,在渠县土溪镇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冲击小平原。右岸是著名的城坝遗址,左岸便是汉阙所在地,汉阙与城坝遗址隔江相望。
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共发现汉阙43处,其中四川21处,重庆6处,山东9处,河南4处,北京、安徽、甘肃各1处。
为何在四川保存下来的汉阙最多呢?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馆长唐硕分析道,可能跟巴蜀大地地形限制、石材丰富、工匠较多,加上受战争影响较小等因素有关。
“四川发现的汉阙占了全国将近一半,而渠县就有6处7尊,是最多的县。”唐硕说,渠县的6处汉阙都是墓阙,其中两处可以通过铭文得知其主人,分别是冯焕阙、沈府君阙。另外几处阙的铭文早已风化,无法得知其主人。
“一方面有数量优势,另一方面有两处都可从铭文中确定阙主人。”因此,2009年6月13日,渠县被中国文物学会正式授牌:中国汉阙之乡。
汉阙与宕渠的政治经济地位密不可分
为何渠县的汉阙集中出现在土溪镇境内的渠江左岸呢?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在东汉时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死后能建墓阙的一般都是当地的豪门望族。以冯焕阙为例,墓主冯焕是东汉时的高官,建阙时间大约在公元122年。
如今渠江右岸便是城坝遗址所在地,公元前314年至522年,城坝遗址所在地一直为宕渠县(道)、宕渠郡治地所在,共历835年,是这一时期川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观点也得到国内考古界的公认。
“作为川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官员、富商,他们死后便到渠江对岸找一块风水宝地进行安葬,而阙就是他们身份地位最重要的象征。”博物馆工作人员说,简言之,城坝遗址是生活区,对岸便是高级墓葬区。
2001年,国务院将渠县6处汉阙以“渠县汉阙”名目合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汉阙也与城坝遗址共同构筑了今天人们发幽怀古的秦汉时空走廊。
202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负责川东北地区考古发掘的领队陈卫东,用AR(信息增强)向大家展示了扫描后的渠县汉阙纹饰图片,让人们领略了两千多年前的文脉风采。
汉阙留下了什么故事?
走在“览阙路”上,如果时光回溯到两千多年前,我们或许还可清晰地听见,铁锤与铁钎碰撞发出的叮叮声,那是石刻匠人正在汉阙上一钎一钎地仔细打磨雕刻。
汉阙,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有着石质“汉书”之称,体现了汉代的建筑艺术、美术、书法等。
当时,人们把普遍传颂的各类人物故事雕刻在汉阙上,以此起到文化传承、教化后人的作用,比如:季轧赠剑、荆轲刺秦、周公辅成王、董永侍父等等。
“荆轲刺秦的故事就出现在沈府君阙和王家坪无铭阙上,说明两个阙的主人对荆轲刺秦的侠肝义胆非常认可,希望能够成为家族的精神支柱。”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董永侍父的故事在沈府君阙、蒲家湾无铭阙都有刻画,说明阙主人希望他的家族以孝传家。
同时,沈府君阙作为渠县汉阙中唯一双阙具存的汉阙,阙上的图案琳琅满目,有仙女乘龙、董永侍父、西王母、青龙、白虎、玉兔捣药等等,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们看到汉代在石刻艺术上的精湛工艺,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唐硕说:“汉阙上的每一幅石刻反映的故事都不是简单存在的,他一定代表了阙主人对自己家族的希望、对家族后人的希望。”
一段跨越两千多年的缘分
沿着“览阙路”前行,一个转弯过后,一座仿古建筑赫然出现眼前,这便是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位于六处汉阙相对居中。
作为中国汉阙之乡,汉阙是历史送给渠县的珍贵礼物,也是渠县发展文旅事业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早在十多年前,渠县便开始规划建设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展示汉阙文化的博大之美、精湛之美。
2014年,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动工建设。一段跨越两千多年的缘分再次续上。
“刚开始开挖地基的时候,一个惊喜出现了,就在博物馆选址处挖出了一座大型双人合葬墓室。”唐硕说,他们立即上报,然后紧急调整规划设计方案,最后决定直接将这座墓室设计进博物馆。因此,才有了现在博物馆里面展陈真实墓室的一幕。
可惜的是,当时发现时,这座墓已经被盗了,里面只有一些陶片和砖。通过对陶片和砖的检测,最终确定,这是一座汉代的墓。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双人合葬墓绝大多数都是夫妻合葬墓,也有极少数情况是父子合葬墓。
渠县文体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曾涛表示,把墓室设计进博物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近年来,他们对汉阙同样采取了高标准的保护措施。
曾涛说:“为了防止风化,给每处汉阙都盖上了防晒棚,为了防止人为近距离破坏,在汉阙周围建了围墙,严格管理。这些文物都是我们渠县独一无二的文旅资源,是我们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