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拍《父母爱情》时,有一场戏份,是梅婷需要招手打黄包车。她在原地等待,远远地看着,有个拉黄包车的师傅很熟悉。等靠近后,忍不住惊呼:“孔笙导演,怎么是您拉车啊。” 看过《父母爱情》的人,相信对这部剧印象既深刻又怀念。它不仅还原了属于那个年代的建筑场景,让历史感扑面而来。更是采用多位实力派演员,共同打造出精彩绝伦的剧情,让观众身临其境,难以忘怀。 而那些实打实的场景,特别烧钱。光一个普通的大门,则花费了10w多,更何况还有后面一排年代感的房子。 明明只有几秒的镜头,可以不用太在意,但孔笙不仅舍得花钱,还相当注重。 正因孔笙用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才为作品注入灵魂,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 但前期因开销过大,后期便只能节源开流,该省省,不该省想办法省。为此,孔笙导演除了担任导演外,还会客串剧中小人物。 一次,梅婷在拍摄拦黄包车戏份。当她扬起手时,不远处的黄包车车夫,立马拉着车小跑过来。 梅婷发现这个黄包车车夫,有点眼熟,走近发现是孔笙导演。对此,她既意外又诧异,忍不住说:“导演,怎么是您啊?您这样我都不好意思坐。” 孔笙笑着说:“这叫合理利用资源。此时我不是导演,只是普通车夫,你快上来吧。” 这下,梅婷才毫无顾忌地坐上去。 其实除了车夫,孔笙还饰演照相馆老板,药房里的小药师。而这些小角色,孔笙是一碗水端平,全身心投入,绝不敷衍。 还有一段是安欣和大嫂缠毛线戏份,虽然戏份少且短,但孔笙导演不仅和执行导演王永泉共同上阵,为他们做范本。还特地将细节展开,争取达到最佳。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后面还有一个推车场景,孔笙导演并没有采用特效或者一笔带过,而是安排真人,齐心协力推动车辆前行。 可见,孔笙是本着对剧本和观众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场景,去抠每一处细节。 最终,《父母爱情》的播出,瞬间获得一致好评,并成为经典之作。无论是演员还是剧本,均展现出对细节的苛刻和对艺术的追求,并通过“接地气”的剧情,引发观众对人生、爱情、家庭的深思。 虽然它没有流量明星加持,但它却凭借着高质量和小细节,打败同年代80%的作品。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好作品,永远璀璨夺目,让人无法忽视。即使经过岁月的沉淀,依旧永垂不朽,值得回忆。 如果每个导演都像孔笙一样去对待作品,那将会出现多少经典之作。 作者|栗子 编辑|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