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第二天,这张报纸10万余份创刊号一销而空

上观新闻 2024-05-28 15:42:15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第二天,家住南昌路的学生姚遐一大早上街买报。时值初夏,梧桐长满绿叶。走到雁荡路路口,一阵叫卖声传来:“解放日报!刚刚出来的解放日报!”姚遐家中常读报,却还没听过解放日报,卖报人一脸笑容地说:“小弟弟,这是共产党的报纸!”

解放上海的,不就是共产党吗?他欣然买下一份,小跑回家。展开报纸,头版横排的“解放日报”四个遒劲大字非常醒目,同以前看过的报名靠右竖排完全不同。再看报名下标注的“创刊号”,才知自己成了这份报纸的第一批读者。

伴着油墨的清香,相似的惊喜飞到新上海的各个角落,抵达无数欢欣鼓舞的心灵。这一天,10万余份《解放日报》一销而空。

历史决定

1949年4月21日,随着一声号令“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面崩溃。

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共中央华东局致电中共中央,请示上海、南京党报的命名问题。次日,中共中央复电指示“上海党报决命名为解放日报,南京党报决命名为新华日报”。

同一天,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批准备南下的文化界人士时宣布:经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批准,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后来成为解放日报社第一任社长的范长江当时在座。

这一历史性的决定,让“解放日报”这个诞生于延安、成长于战火的光荣名字,从此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此时,一支新闻大队正随军南下。这些新闻战士以有城市办报经验的济南新民主报人员为主,还有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华东新闻学校、新潍坊报等的人员。队长是原新民主报社长兼总编辑恽逸群,张映吾任副队长。渡江后,他们在江苏丹阳集中整训,一面待命,一面为接管旧上海报刊、创办新上海党报做最后的准备。

范长江与其他几位同志,也从北平奉命南下,赶至丹阳与新闻大队会合。

四度携手

这是范长江与恽逸群的第四次合作。

两人最初搭档于1937年,也是在上海。彼时苏州河两岸硝烟笼罩,秋木凄然。当年11月8日晚,位于闹市区山西路的南京饭店内,“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举行成立大会。范长江、恽逸群作为协会发起人出席,并被大会推举为协会总干事。此事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心。新生的“青记”,便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1945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华中版在淮阴创刊。仅用一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创刊筹备工作的范长江任社长,恽逸群任总编辑。两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青记”成员,再度携手。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范长江认为有必要创办一所新闻专科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应运而生。校长范长江亲自向学员们讲授“怎样当好一名记者”和“论人民的报纸”两门课。恽逸群讲授“新闻学概论”。有学员回忆,恽逸群这门课讲了整整四天,声情并茂,案例生动。作为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专科学校,该校此后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也为其他解放区创办新闻学习班和新闻培训学校积累了宝贵经验。

而这一次在上海创办《解放日报》,40岁的范长江和44岁的恽逸群正值盛年,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恽逸群尤其熟悉旧上海报业情况,两人组合堪称“黄金搭档”。范长江儿子范苏苏曾回忆说,爸爸和恽逸群在成立“青记”时就是战友,1949年又一起合作,“他们是很好的朋友”。

成功预演

汉口路309号,五层楼高的申报馆是旧上海新闻业叱咤风云的制高点。

1949年5月25日早晨7点多,庄炎林等人依照约定的暗号,与申报馆地下党的同志取得联系,一番周折后进入大楼。他们从距此仅一二百米外的地方走来,也是从“地下”走来——汉口路山西路东面一家商号的内院楼上,就是《上海人民》报的秘密编辑部。

1949年4月8日创刊的《上海人民》报,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创办,早期负责人是主持联合会秘书处工作的庄炎林。他买了一部收音机,让妻子陈俶辛、同事王树人每天收听记录新闻,另有记者编辑负责采写、组稿和翻译工作,定稿后送交地下党组织印刷、发行。

白色恐怖下,奋战在隐蔽战线的新闻战士随时面临危险。有一次,庄炎林在转送材料的途中,遇到几名特务搜查行人。幸好天正下雨,他急中生智用雨伞骗过特务的眼睛,迅速将材料藏入伞管,安全脱身。不到两个月时间,《上海人民》报编辑部搬了三次家,共出版了8期报纸和1期“号外”,成为《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前的一次成功预演。《申报》被接管前的最后三天,在同一栋报馆大楼里,《上海人民》报与《申报》两份背景迥异的报纸同时运作,“各自为政”“互不相扰”。

直到5月27日,新闻大队与上海地下党夏其言、陈虞孙等同志胜利会师,《上海人民》报完成历史使命,宣告停刊,王树人等后来进入解放日报工作。

护厂斗争

如果没有留守在申报馆的地下党员、进步工人英勇机智的斗争,《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可能面临“无米之炊”。

1949年4月28日傍晚,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几名便衣密探持枪闯进申报馆排字房,逮捕了地下党员诸荣春。

越是临近曙光,越是夜色凝重。

面对突变,申报馆其他地下党员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他们要设法把出报的各种机器设备、仓库里尚未印刷的卷筒纸,完好地交到接管队伍手中。

申报馆当局先放言将搬迁机器设备到外地,后又声称无力再发工资,只能出售或抵押纸张。地下党员们根据上级指示,向报馆职工秘密发信,言明设备是全社职工命之所系,号召大家共同保护。同时暗暗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大家日夜不离报馆,清点家当、巡查车间,并派人去存放纸张的仓库值班守卫。

5月25日凌晨1点多,外出取稿回来的工人带回消息:解放军队伍离申报馆越来越近了!凌晨4点,登上报馆五楼的工人看见,汉口路伪市政府大楼已悬起了白旗。

紧绷已久的神经终于舒缓下来,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申报馆的地下党员们明白,创办上海《解放日报》的物资守住了!

接管《申报》

在丹阳整训一段时间后,新闻大队终于接到向上海前进的指令。乘坐的虽是装货的“闷罐火车”,但大家毫不在意。没有窗户,就半开着车门;没有照明,就挂一盏马灯。哐当哐当,一路摇晃到了上海近郊南翔。

5月26日晚,电闪雷鸣,大雨倾泻。接他们进城的车辆停在了徐家汇的交通大学。一行人尽管浑身被浇透,内心却难掩激动,在校园里度过了进入上海的第一夜。当时28岁的丁柯后来回忆,解放日报的同志宿营在交大图书馆,就是华山路上那栋漂亮的小红楼。没有床铺,有人靠在楼梯上,有人躺在阅览大厅的桌上。与丁柯同岁的肖木则注意到对面一栋楼房里,各个窗户都有人影。或许是身上的军装和帽子上的五角星与众不同,这些人看他们的眼神兴奋而新奇。彼时江湾、吴淞等地仍在战斗,市区隐约可闻枪炮之声。

5月27日一早,雨过天晴,苏州河以北地区也解放了。新闻大队坐着敞篷大卡车来到汉口路309号。史东后来回忆,沿路都是自发欢迎解放军的人民群众,鼓掌、唱歌、喊口号,当时只有22岁的他都有点难为情了。

踏进申报馆大门,当时24岁的程敏第一印象是报馆保护得真好,一点没被破坏。26岁的牟春霖看到了据说是当时国内最先进、速度最快的进口印报机,个头特别大,他在解放区没见过这样的机器,感到很新奇。

5月27日下午,在申报馆底楼大厅,恽逸群代表上海市军管会宣布接管《申报》,并宣布范长江为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恽逸群为副社长、副总编辑。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以范长江、恽逸群为首,创办上海《解放日报》的班底可谓人才荟萃。据丁柯回忆,比他年长的胡仲持、林淡秋、刘时平等都是才华横溢的强将能手,几位出色的女记者包括黄穗、葛娴、秦秋谷。申报馆排字工人盛步云听说这些从解放区来的同志中不少是写文章的佼佼者,他后来回忆说,他们没有什么架子,对待工人比较和气。

当时38岁的俞创硕是申报馆留任的三位摄影记者之一。在他眼中,前来接管的人们排着队伍,穿着褪了色的军装,上衣口袋里别支钢笔,有的鼻梁上还架副眼镜。令他惊讶的是,报社领导中有他熟悉的范长江。1937年在漫画家丁聪介绍下,俞创硕曾作为特约摄影记者与好友顾廷鹏共赴华北抗日前线。也是在抗战时期,他认识了同为战地记者的范长江。

俞创硕回忆,范长江握着他的手,问他怎么没跑掉。俞笑答:“正因为我了解像你这样的共产党人,所以我留了下来。”直到20年后退休,他为解放日报留下了近万张照片和底片。

不眠之夜

为了确保解放后上海人民能第一时间看到党报,这群穿着军装的记者编辑顾不得长途跋涉的疲劳,甚至来不及看一眼窗外的闹市繁华,放下包就投入紧张的工作,采访的采访,写稿的写稿,按照丹阳制定的计划各就各位。

一场新的“战斗”拉开帷幕。

5月27日夜,汉口路309号灯火通明。进出人员川流不息,电话铃声起伏不断。采访部主任刘时平说在丹阳发展了数百名通讯员,确实没吹牛皮,这些人多是接管上海各系统各单位的各级干部。已过晚上八点,不仅记者带回新鲜滚烫的消息,各路稿件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排字间。最后稿子多到“潽出来了”,连经验丰富的工人都惊呼“放不下”,奔上楼找新闻编辑室主任丁柯。丁柯等人和各版的编辑又删又改,尽可能放下更多的内容,又与拼版的工人们连夜奋战,终于把8个版搞定了。

在众人焦灼的等待中,《解放日报》的锌版报头终于送到报社。机印房的工人没见过这个报头,纷纷围过来看,称赞“铁笔银钩”。这帧毛主席题写的报头书法,一直沿用至今。

新打的版样余温尚存,印刷机快速转动。所有人都忙得忘了时间,一夜无眠!

5月28日上午8时许,报纸印毕。汉口路309号门口人声鼎沸,等了几个小时的报贩们一拥而上,争抢新上海的第一份党报。

(本文刊于2024年5月28日解放日报特06版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5周年寻访报道)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