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的殉葬,大活人哭天抢地的被推进地宫,随着地宫封闭,里面的人为了活下去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信息来源:《揭秘古代妇女殉葬 朱元璋首开明朝恶例》——星岛环球网 2007年12月22日) 殉葬,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语,追溯历史,这一残酷的习俗竟然源远流长。 商朝时期,考古发掘出的墓葬中,出土了疑似奴隶的骸骨,这意味着早在那个年代,活人殉葬的风气已初露端倪,那些权贵们究竟在想什么? 是认为陪葬者越多,来世的威严就越大吗?还是说这只是在炫耀自己的富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囚禁了不少活人,子西死后,楚国君主竟将他的多位妃嫔一同殉葬,这种践踏生命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秦始皇时期,殉葬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位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在自己陵墓的四周,挖掘了众多坑穴。
当地宫的大门缓缓合上,成千上万的匠人、侍女、太监活生生被埋入其中,他们绝望的哭嚎回荡在这片土地,最终归于死寂。 魏晋南北朝,殉葬的惨剧再次上演,据传,北魏孝文帝母亲灵太后为他修建陵寝时,多次举行殉葬仪式,每次均有数百名宫女遭殃。 这种野蛮的制度,一直持续到辽代,相传辽代君主耶律倍去世那天,数百名百姓被押至陵寝,猛虎咬杀,血肉模糊后一同推入地穴。 同期的金朝也丝毫不含糊,完颜亮竟命人毒杀一千多名回回女子,陪葬他的皇后。 直到明朝,这种血雨腥风才真正落幕。 清初,虽然殉葬偶有发生,但康熙帝始终禁止这一陋习,即便有官员请求修建陵寝、殉葬以寿其主,也都遭到斥退。 试想,那些被推入地宫的大活人,他们的心情该有多绝望? 随着地宫缓缓封闭,里面的人为了活下去,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有的啃食贡品充饥,有的破坏地宫摆设,试图挖洞逃生,可是,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他们被封闭在地宫里,不仅心理上要经受巨大的折磨,一直担心自己会在何时死去。
更可怕的是,他们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没有足够的水分补充身体能量。
这些陪葬的大活人,他们的死亡方式是何等残忍。
明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可再多的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除了静静等待死亡,他们别无选择。 殉葬,其实是对生命的极度践踏,它建立在统治阶级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反映出一种强权意志。
在古代,普通人的生死命运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常常被权贵、贵族和皇室左右,他们的人权几乎被完全剥夺。 那些被殉葬人的遭遇,令人悲伤,生在那个年代,自己的生活受到重重压迫,连生死的决定权都掌握在皇权手中。
在最好的年华,却被永远封印在冰冷的陵墓里,这项残忍的殉葬制度,伤害了无数平民家庭。 从今天文明社会的视野看来,殉葬更是荒谬可憎、反人类的。
它与人文思想相悖,注定要遭人唾弃,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