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陈乔年烈士牺牲,但在牺牲之前,他已经和史静仪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而一个女儿,陈乔年牺牲时,其女儿陈长鸿只有几个月。 1902年,陈乔年在安徽出生,其父陈独秀与官宦之家的女儿高大众经包办婚姻结合。两人的生活由相爱转为频繁争吵,最终导致陈独秀离家投身革命,留高大众独自抚育子女。 陈乔年与其兄弟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紧张和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深感家庭牺牲的重压。1919年,陈家的两位兄弟前往法国深造,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周恩来、蔡和森及赵世炎等未来的革命同路人,共同探讨国家和人生的命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他们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在1923年奔赴莫斯科深造,1924年受党中央之命回国投身革命。 陈乔年与其哥哥陈延年性格迥异,陈延年性格内向严肃,而陈乔年则活泼开朗。两人对待革命与婚恋的态度也大相径庭。陈延年坚持“革命尚未成功,绝不成家”的原则,而陈乔年则认为革命是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接力奋斗。1926年,陈乔年在北京与史静仪结婚,次年迎来了他们的儿子陈红五,但同年陈延年不幸牺牲。 1928年,陈乔年因叛徒唐瑞林的出卖而被国民党逮捕。在此期间,怀孕的史静仪四处奔波,试图营救丈夫,但由于忙于营救活动,疏忽了对儿子的照顾,导致陈红五不幸夭折,令史静仪悲痛万分。国民党一开始不清楚抓捕的11人中哪一个是陈乔年,即使采用严刑逼供,也未能确定他的身份。 党中央本打算让与陈乔年一同被捕的周之楚替代他,因为叛徒唐瑞林并不认识周之楚。不过,周之楚的父亲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后,急忙行动,试图救援,结果不慎暴露了陈乔年的真实身份。面对严峻的现实,知道自己作为陈独秀的儿子和身处要职的人物,生还机会渺茫,陈乔年于是托人向组织传达不必为他浪费资源进行营救的信息。 1930年,陈乔年英勇就义,终其一生,他未曾屈服于国民党的酷刑。6月6日,他坦然面对死云:“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牺牲的消息如落石般沉重,他的弟弟,陈松年,年仅18岁,去收尸时却如影子般抓不到任何痕迹。史书上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但对陈家来说,英雄难过悲痛关。无法将悲伤的真相告诉老母与奶奶,陈松年只能假托陈乔年的名义,寄了一封家书。不安的母亲,怀着一线希望,派出长女陈玉莹北上上海。 陈玉莹到达上海后,得知乔年被杀并被抛入黄浦江的噩耗,哀痛如潮水般将她淹没,不久,她便因精神失常而逝,血症夺走了她的生命。陈松年处理完哥哥姐姐的后事,带着沉痛的心情回家面对母亲。 这一年,国民党未止步于追杀革命者,史静仪的世界也在瓦解中一片绝望。为保护新生的女儿陈鸿免受迫害,史静仪把她送到了“互济会”——一个保护革命烈士后代的组织。随后,她便前往苏联学习,希望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史静仪回国后,她始终牵挂着陈鸿。她寻找女儿的足迹一直持续到1969年她的临终前。而陈松年,也在1989年通过报纸寻找妹妹,虽然找到了五个可能,但都与陈鸿无关,次年他也离世。 1988年,一次偶然的会议中,苗玉,一名退休干部,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原来他曾被送往陈家抚养,却由于种种原因流落至苗家。苗玉的命运多舛,童年时期便遭受国民党的抓捕威胁,青年时则参与了解放战争,最终在福建安家。 1973年,苗玉的生活被一封来自养母的信打乱。信中,养母请求她回到苗家,准备揭开她的出生之谜。 事情要追溯到1927年,当时经济拮据的苗母在上海为孔家做佣人。孔家的朋友吴先生常来访,对苗母颇为熟悉。一次,吴先生提议让苗母养育一名小女孩,并给予经济支持以便她回乡照顾家人。苗母接受了这个提议,在码头接过了女孩和两块大洋。那位把孩子交给她的年轻女士称孩子名叫陈鸿,并承诺定期提供抚养费。 然而,等待中的抚养费始终未到,苗家的经济情况更为艰难,尤其是苗父患上了疟疾。苗玉最终被送到陈家。不久后,陈父试图在上海寻求帮助,却因误会被国民党逮捕,羁押五年。 苗玉长大后,始终试图探查自己的身世。终于在1989年,借助汤洪潮等人的帮助,她通过一则寻人广告联系到杨纤如。尽管杨纤如在得知苗玉的情况后很快去世,未能确认所有细节,但在其死前,她曾致信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在陈沂和叶尚志的协助下,苗玉与中央组织部进行了详细对话。 1994年,苗玉终于与她同母异父的兄妹李文和李湘生相认。同年,陈松年的后代也确认了苗玉的身份,其中陈松年的女儿陈长璞三次前来探望,透露她父亲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苗玉。 虽然组织上没有正式确认苗玉的身份,但苗玉对此看得很开,她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父亲所希望的幸福生活,对现状感到满足。
1928年6月,陈乔年烈士牺牲,但在牺牲之前,他已经和史静仪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在左聊国际
2024-05-28 17:28:20
0
阅读:2285
宽容
伟大而艰难的一家人。
一花一世界
陈独秀父子,一门忠烈之士,为国家献身。
梦之蓝
满门忠烈,后世敬仰!
CFB波塞冬
满门忠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