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上山”海安蚕农迎丰收

扬子晚报 2024-05-29 18:31:43

这两天,大部分春蚕陆续进入上蔟结茧期,农民带着丰收的喜悦,忙着把一个个体大健硕的春蚕捉“上山”,春茧丰收在望。

在海安市隆政街道新丰村十五组的村民王德月家里,养蚕大棚内一片繁忙景象。蚕农们正把一只只身体发亮的熟蚕撒到方格蔟上,有的蚕儿正在寻找自己的住所,有的已经找到安家的地方,不停地扭动脑袋吐丝结茧。

“蚕的胸部发亮,头乱摇,好像还吐丝,就是成熟了,发现这样的状况以后,就开始上蔟结茧了。”王德月笑着说,今年他养了3张春蚕,由于今年气候条件有利,饲养管理得当,春蚕食桑足,所以长势较好。“预计今年的产量在每张100斤左右,蚕茧的质量也比较好。”

蚕棚内,数百张方格蔟整齐排列,不少方格蔟上已经结出了白花花的蚕茧。市蚕桑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一只蚕可以在三天内吐出长达1300米的长丝。他们深入蚕农家中,进行技术指导,提醒村民加强蔟中管理,保全和提高茧质。

“蚕上蔟后,要注意正确搁挂方格蔟,以利蚕儿营茧和通风排湿;搁挂方格蔟须离地50厘米以上,以利排除茧层水分。同时注意调节蔟中温湿度等微气象环境。温度以24℃为中心,在温度低于20℃时应适当加温。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70%-75%为宜。蚕基本定位营茧后,晴好天气,要将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排湿,但要避免强风直吹。”海安高新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丁小丽说。

据了解,今年海安市春蚕发种4万张,可增加农民收入1亿元以上。

通讯员朱琳周存军华贺年

校对盛媛媛

0 阅读:3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