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茅盾新人奖颁发,江苏四位“80后”作家获奖

新华报业网 2024-05-29 18:34:46

交汇点讯5月27日下午,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茅盾新人奖在茅盾故里桐乡颁发,“文学苏军”喜获丰收。周荣池、跳舞(陈彬)分别捧回茅盾新人奖和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大头马(王亦馨)、赖尔(周丽)分别获得茅盾新人奖提名奖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提名奖,四名获奖作家均为“80后”。

茅盾新人奖设立于2015年,以取得较高成就的青年文学家为奖掖对象,自第二届起增设网络文学新人奖,将网络文学作品纳入评奖范围。本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奖励共20名(传统文学10名,网络文学10名)文学新人。

以茅盾之名,奔赴文学的荣光。江苏获奖作家、扬州市作协主席周荣池长期扎根基层,致力于新乡土散文写作,他以幼年生长的村庄南角墩为原点深入里下河平原的现场,其散文集《一个人的平原》曾入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茅盾新人奖授奖词介绍,“里下河平原”既是周荣池的出生之地,也是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他的小说与散文写作,留存了社会学意义上的“里下河文化”的标本,也使新时代的乡土写作具备了面向未来的样态。

“从年龄上讲,我已经步入中年,一路追梦而来。今天,站在茅盾先生的故里,我愿从此刻,以一个新人的身份重新出发,在我执守的里下河平原追寻文学的新天。”周荣池说。他告诉记者,未来他将进一步以地方书写为原点,在赓续地域文化资源基础上,触摸时代现场,跳出来、走出去,让乡土不“土”,让“里下河”成为特色而不是束缚。

创作是个人的“独舞”,而文学需要薪火相传。茅盾先生一生对文学后辈关怀备至,他曾在《人民文学》创刊词中写道:“培养群众中新的文学力量。”如今,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新的文学力量”的重要代表。

江苏是网络文学大省,江苏省网络作协主席跳舞(陈彬)的玄幻系列《恶魔法则》《天王》《猎国》和都市系列《欲望中的城市》《邪气凛然》等,因开创性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网文平台上取得了不俗成绩。第五届茅盾新人奖授奖词认为:“跳舞的网络文学作品视野宏大,想象奇崛。他擅长将小人物的悲欢和宏大的文明冲突、种族纷争或是星际战争相结合,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际情感纠葛及人性的冲突与碰撞。作品恢宏壮丽同时不失人间温情,精彩纷呈又充满人间烟火,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化艺术风格。”

跳舞一直认为,精品玄幻网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浪漫想象,网络文学的接地气和草根性,使它成为文学“人民性”的生动体现,在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飞速发展阶段后,精品化、经典化正在成为网络文学努力的方向。“在我的理解里,文学没有固定标准或一成不变的答案,它形式多样、包罗万象,这恰恰是文学最有魅力的地方。网络文学是文学给予时代的又一个‘新答案’,我很荣幸成为众多的‘新答案’书写者之一。希望在今后的书写里,我能把这个‘新答案’书写得更多、更好、更远。”跳舞对记者说。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特邀文学创作员周丽(赖尔)此次获得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提名奖。获奖之际,她回顾了20年来的文学创作生涯:“我不会特别限定自己的创作题材和范围,我写过《我和爷爷是战友》《女兵安妮》这样的革命历史作品,也写过古风仙侠题材的《云千吟》《沧海行》、都市校园题材的《来自1942的重修生》《无声之证》,以及科学幻想题材的《赛博正义》《全息陨落》。在我看来,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一段新的冒险,我通过敲击键盘而沉醉其中,也想将这些瑰丽的冒险故事和充沛情感,分享给更多的读者朋友。”

在伟大作家的出生地,回到创作的原点。“今后的我,比起创作题材的选择,将会更多考虑生活情感和社会议题的描摹。”赖尔说,在她看来,题材是创作之“形”,情感与议题是创作之“神”与“意”,“在古今中外、玄奇科幻之‘皮囊’之下,对情感这一永恒母题的挖掘,以及社会新旧议题的不断探索,将是网络文学作品是否立得住、留得下,甚至超越时代的关键——而我,将不断行进在创作之路上,追逐那个与时间抗争的目标。”

1989年出生的作家大头马是四位获奖江苏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大头马迄今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九故事》《谋杀电视机》《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长篇小说《潜能者们》,曾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虚构组冠军、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全球泛华青年戏剧创作竞赛首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青年佳作等,是南京市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作为一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知名度的新锐作家,大头马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满世界跑马拉松,最远去过南极,深入亚马孙雨林,在医院、刑警队、红山动物园见习,做网约车司机等,来为小说不断找到新的“活法儿”。

“茅盾新人奖的前方是什么?”颁奖现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提出了一个满含期许的问题,“希望获奖的青年作家珍惜茅盾新人奖这个荣誉,以人民为中心,贴近生活,融入时代,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擦亮茅盾新人奖这个品牌,影响、引领、呼唤更多的文学青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冯圆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