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成功着陆月球,是嫦娥六号采样返回的关键一步。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一共分几步?月球背面到底啥样?这次落月难度究竟在哪?一文读懂。
嫦娥六号成功落月月背着陆影像来了
后续将开展哪些工作?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
6月2日6时9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主发动机开机。期间,组合体进行快速姿态调整,逐渐接近月表。此后通过视觉自主避障系统进行障碍自动检测,利用可见光相机根据月面明暗选择大致安全点,在安全点上方100米处悬停,利用激光三维扫描进行精确拍照以检测月面障碍,最终选定着陆点,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即将到达月面时发动机关闭,利用缓冲系统保障组合体以自由落体方式到达月面,最终平稳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郝大功介绍,从这次嫦娥6号发射到现在落月,这期间嫦娥6号也是经历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包括后面的4期分离,还原降轨和动力下降等一系列的关键控制。
第一次中途修正兼顾了3000牛发动机的性能测试,而3000牛发动机又是后面月球捕获的一个主发动机,这次中途修正顺利执行意味着3000牛发动机的性能良好,可以顺利执行后面的还原任务。
随后,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背着陆影像↓↓↓
嫦娥六号任务实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并将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完成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节点。
后续,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
嫦娥六号落月怎么落?
嫦娥六号在落月前,首先要进行组合体分离。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的四器组合体要先分离成两部分,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继续留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介绍,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其实也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首先是精准的控制过程,然后是达到预定的一个轨道。
不同于地球着陆,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通过降落伞风阻减速,因此着上组合体只能通过发动机的反推力来实现减速。下降到预定的轨道后,着上组合体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距离月面约15公里处开机,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直至到达预选着陆区上空,随后进行降落,整个下降过程大约需要经历15分钟。
黄昊介绍,在15分钟之内,需要将探测器由相对月球1.6公里每秒这样一个速度,迅速降到0(公里每秒)的状态,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推进剂,基本上探测器的重量的一半,都要消耗在整个动力下降过程当中。
着上组合体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还会自主控制进行粗避障和精避障,在距离月表高度大约100米后开始缓速下降,经过悬停避障后,关闭发动机,着上组合体自由落体,完成软着陆。
嫦娥六号如何判断具体需要落在哪?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着陆月球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难度系数非常大。那么在这么复杂的过程中,嫦娥六号是怎么判断自己具体要着陆在哪的呢?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携带了许多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就像是探测器的眼睛和耳朵,它们通过光学、微波等方式自动判断具体的着陆地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介绍,通过各种敏感器,知道探测器与月球的相对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发动机控制探测器的姿态、减速来实现,最终达到指定的落点目标。
降落的过程时间很短,着上组合体携带的燃料也有限,面对预选着陆区复杂的地形环境,需要快速灵活反应,因此地面的工作人员不会实时操作它具体降落到哪里,着上组合体会结合多种敏感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融合后,来自主判断具体的着陆位置。
黄昊介绍,它更多的是通过图像判断月球表面的一些坡度,以及坑、石块的分布情况,最终根据这些图像,然后选取一个比较优的落点。
这次落月难度在哪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任德鹏介绍,这次落月的难度主要是全程地面无法干预,完全是自主执行的。它具体体现在了几个关键性动作,首先推进要正常地执行,尤其是发动机推力的稳定性保持,导航敏感器、着陆缓冲装置要正常工作。
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因此,嫦娥六号计划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争取获得更新的月球科学数据。
月球和地球相距38万公里,只有正面朝向地球。到月球背面去“挖宝”,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大大增加了月球“挖土”的难度。
嫦娥六号将如何带回月球“土特产”?这次任务还有哪些细节?请点击此前报道:新闻多一度|嫦娥六号启程“奔月”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难?
[更多阅读]
从神话月亮,崇拜月亮到真正看清月亮,人类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我们为什么要派出探测器前往月球“挖呀挖”?
点击收听音频[众所周知]:月背之谜:嫦娥六号开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之旅,会有惊人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