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方天升任十八军军长后,为了控制部队心狠手辣,状告参谋长梅春华使其被枪决,副军长罗树甲被迫辞职回乡,结果被日军抓住受尽酷刑后自杀。
在方天之前,十八军有四任军长,分别是陈诚、罗卓英、黄维、彭善。陈诚和罗卓英是“土木系”的一、二号人物,黄维、彭善是骨干分子。四人都当过十八军基本部队十一师的师长,陈诚、罗卓英是保定军校八期生,黄维、彭善是黄埔一期生。
黄埔二期生且未当过十一师师长的方天,能当上十八军军长,颇有“捡漏”的味道。
彭善自1939年5月,接替黄维担任十八军军长后,很受陈诚倚重,参考54军(“土木系”二号主力)军长霍揆彰(黄埔一期)后来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彭善不出意外的话,也会照此晋升的。
但随着1940年6月宜昌沦陷,彭善的军事生涯到头了。宜昌失守后,蒋介石主持军事检讨会,下令将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郭忏、彭善等人撤职查办。
彭善被撤职,更像是替陈诚“背锅”,因为宜昌守军并非十八军。十八军是在6月12日宜昌失守后,被陈诚调去反攻的,十八军一度攻入宜昌,但在日军反扑下,又被迫退出。
十八军在宜昌作战中,是各路反攻部队中,作战最积极,伤亡最大的。战后,十八军却得了一个“作战不利”的评价,彭善还被撤职。师长宋瑞珂后来回忆说:“宜昌是从别的部队手里丢的,十八军反攻时伤亡不下五千,如此处理,官兵们都愤愤不平。”
陈诚一时间找不到军长人选,直到1941年初,才让94军185师师长方天去十八军当军长。方天到后,师、团长大都对他不服气。
方天可非善茬,为了尽快掌握部队,采取了铁腕手段。三个师长,都是“土木系”骨干将领,方天动不了,便将首要排挤目标,对准了杂牌军出身的副军长罗树甲。
方天以提高高级军官身体素质为由,办了一个训练班,让军部上校以上军官必须参加,每天清晨由方天亲自监督,从山上跑到山下,然后再做早操。
罗树甲已经63岁了,在军部人员中,属他年龄最大,折腾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实在吃不消了。罗树甲清楚这是方天故意给他找茬,一气之下,告病回湖南耒阳老家去了。
1944年8月,日军攻陷耒阳后,从汉奸口中得知罗树甲的身份,将他抓住囚禁。面对日军劝降,罗树甲宁死不屈,残暴的日军将他两足大趾砍断,又用刺刀刺穿两手掌心。不甘受辱的罗树甲,在一天夜里自杀。
罗树甲率部参加过台儿庄会战的外围作战,在武汉会战也立下战功,他的惨死,方天负有很大的责任。若无排挤和刁难,罗树甲定然还在军中,就不会落得如此结局。
十八军的参谋长梅春华,是彭善的亲信,很受信任,方天到后,却是百般的看他不顺眼。
参谋长的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长官用不用。彭善在时,梅春华的日子不错,还有额外的补贴可领。
到了为人苛刻小气的方天当军长,梅春华每月收入就只有薪水这一项了。梅春华除了妻子,还有一个姨太太及几个子女,单靠他的少将薪水,难以养活一大家人。
为了赚取外快,梅春华将军部的几匹骡马,偷偷用来贩运货物谋利。方天得知后,当即向军委会状告。
老蒋批示,让军法总监何成濬处理。何成濬见梅春华是黄埔四期生,又是“土木系”将领,加之事情也不算多大,建议将人释放了事。
老蒋大怒,批示“焉得无罪”,驳回让重审。何成濬考虑后,改判为“七年徒刑”,并对手下说:“梅春华这个案子,判七年属实太重,但不如此,向委员长交不了差。”
军法处这里,积压的比梅春华情节恶劣的多的案子不胜枚举。在何成濬看来,梅春华的案子并不大,只是因老蒋亲自过问,这才不得不重判。
何成濬专门去看望了梅春华,说等“七年徒刑”被老蒋签批后,会找个理由让他保释出去。
也是梅春华运气差,孔、宋两家利用滇缅公路走私一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老蒋为了平息舆论,决定处理一批走私分子。
不过动用了几匹骡马的梅春华,被老蒋定为“走私巨犯”,不久后枪决。
方天状告梅春华,其目的是借机将其调离,倒不是真的要致人于死地。梅春华被杀后,“土木系”的军官纷纷抱不平,方天也颇为尴尬,多次解释。
梅春华被杀后,十八军内部流传着“不利参谋长”的说法。巧的是,新任参谋长焦志坚,到任后带着十几个军需官乘轮船过江时,发生翻沉事故,焦志坚等人连尸体都未找到。
方天在十八军的独断专行,激起反弹,不少十八军军官联合起来,向陈诚写信状告方天。十八军内部的纷争,连老蒋都知道了,在军委会组建四个攻击军时,最后一个名额本打算给十八军,老蒋大笔一挥却给了74军。
陈诚见十八军军心不稳,只得换将,将方天打发去云南,到霍揆彰的二十集团军担任副总司令,并兼任54军军长。罗广文担任十八军军长,成为第六任军长。
在滇西反攻时,方天作战不利,被免去军长职务,由阙汉骞接任54军军长。此后的方天,职务几起几落,在逃到台湾后,遭到陈诚冷遇,再未担任重要职务。
十八军的历任军长中,以方天的名声最差,他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被官兵称为“方屠夫”。(图片: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