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贝雷帽”的翻译,不妨一词双译 贝雷帽,一种圆形、柔软的无沿帽,配戴贴适,常偏

“贝雷帽”的翻译,不妨一词双译 贝雷帽,一种圆形、柔软的无沿帽,配戴贴适,常偏向一边戴,来自法语béret的音译。 这个翻译好不好呢? 单纯看翻译,其实翻的还不赖。 首先,贝雷帽的“贝雷”就是béret的音译。 其次,选择贝和雷也能看出对佩戴这种帽的军人的偏爱。 贝,国家宝贝,特种兵嘛,可不是个个都是国家的宝贝。 雷,雷霆打击,精英部队嘛,对敌人发出雷霆一击,画面感很强。 戴上贝雷帽的军人,高大威猛果敢强悍的精英形象跃然纸上,有没有? 确实有。 但是,能想出上面这些画面的前提是,对贝雷帽的使用场景很熟悉,至少知道是西方特种精英部队戴的军帽。 如果不知道,那看到“贝雷帽”就有点莫名其妙,能猜出是顶帽子,但跟贝有什么关系?跟雷有什么关系? 其实就是无檐军帽,我国军人长期佩戴有檐军帽(俗称“大檐帽”、“大沿帽”、“大盖帽”、“大壳帽”“大顶帽”),所以只要一提“无檐军帽”,大家自然可以秒懂。 但翻译成无檐帽也不妥,因为我们国家自己也有无檐帽,主要是女兵佩戴。另外民间还有多种款式的无檐帽,“蠢笨罂语”中已有提及。 事实上,各国几乎都有无檐帽,德军的“船帽”,奥匈帝国军队的“山地帽”,美军以前的水兵帽也是无檐帽,后来美军把棒球帽改造成了新的水兵帽,就带檐了。 那把béret翻译成“法式无檐帽”,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能跟我国无檐帽和其他国家无檐帽区分开了,但这样又略显啰嗦。 建议使用“贝类帽”,首先还是音译,其次,贝类,就是类贝,像贝壳的帽子,算是形译了,也是意译的一种,“贝类帽”就是音意结合的翻译。 同时使用“蓓蕾帽”,用于女士,因为béret除了在军队流行,法国女性也很喜欢佩戴。此时翻译成“蓓蕾帽”,依然是音译,依然是外形类似,戴上蓓蕾帽的女士就像含苞未放的蓓蕾。 “贝类帽”“蓓蕾帽”这样的一词双译并不罕见,比如Moore的翻译,Moore是美国男总统时翻译为“门罗”,就是那个提出“门罗主义”的“门罗”,Moore是女演员时翻译为“梦露”,就是那个大家都知道的好莱坞女星,都翻译的非常准确到位。 #翻译# #平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