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徐志摩被迫把妻子接到身边。他不喜欢妻子,却每晚都要同房。不久后,妻子

在左聊国际 2024-06-04 15:09:58

1920年,徐志摩被迫把妻子接到身边。他不喜欢妻子,却每晚都要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他却怒斥:这个孩子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出名人物,他的经历富有话题感,写作水平也很高,但是说起他的个人私生活,很多人都颇有微词。 徐志摩是一个出生在1897年的富家子弟,他接受过完整全面的教育,小时候先是读了私塾,后来又进了现代化的中学学堂,长大之后又读了名牌大学,更是在1918年的时候去往西方留学。 鉴于这样的人生经历,导致徐志摩是一个个人生活非常矛盾的人,他既有先进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既学习了开明先进的思想文化,但是又不得不被传统礼数给束缚。 而这一点,在他的婚姻之中显得尤为的明显,因为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包办婚姻,而徐志摩碍于家庭压力只能接受。 在1915年,徐志摩把张幼仪娶回家里的时候。在此之前张幼仪和徐志摩甚至都没有见过面。对于徐志摩这样一个思想情感十分丰富的人来说,这是他所无法接受的。因此,他与张幼仪的感情非常的差。 而且对于徐志摩来说,张幼仪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女孩,与徐志摩在校园见到的那些英姿飒爽的青年女性不是一个风格,所以徐志摩相当的有偏见。 对于张幼仪,徐志摩总是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挖苦,甚至还曾经用乡下土包子这样一个称呼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张幼仪,这样的婚姻自然也是不会幸福。 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年轻人都有着相当混乱的生活,因为他们一面追求进步,一面却碍于家庭的关系而娶妻,所以徐志摩的事情也并非是个例。 但是有一天徐志摩做的相当的差劲,那就是他虽然不满张幼仪这个人,却多次与张幼仪同房,最终还导致张幼仪在1918年怀了孩子。 而且徐志摩以后就离开了国内,还一直待在国外不回家,他的这种行为对外宣称是在国外留学学习,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躲避张幼仪。 在国外的时候,徐志摩看上了当时的才女林徽因,并且决心要抛弃自己之前的所有生活,所以对于张幼仪十分的不满,但是由于张幼仪的二哥是一位风云人物,所以他不得已的是在1920年把张幼仪接到了国外。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既然与妻子已经产生了感情不和,并且想要分手,那么两个人就应该静下来谈一谈,然后将一些事情处理好。 但是徐志摩并没有这么做,他不仅没有平平静静的谈这件事情,而且还相当草率的就结束了自己与张幼仪的婚姻。 就在张幼仪来到国外与他短暂生活的这一段时间,他甚至再一次让张幼仪怀孕,作为一个男人既然不爱这个女人却让她怀孕,实在是令人不解。 心烦意乱的徐志摩在知道了妻子怀孕的事情后,直接就表示将孩子赶快打掉,但是那个时候打胎是已经有着很大风险的事情,徐志摩却并不以为然,甚至还表示有人坐火车都会出事故,难道就没人坐火车了吗? 眼看张幼仪不同意,在张幼仪大着肚子的时候徐志摩直接不辞而别,并且仅仅是托人带了一封信,就表达了自己要离婚的想法,这让远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的张幼仪的处境十分艰难。 正是因为徐志摩的不负责,张幼仪只能在国外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了自己弟弟柏林的家进行待产,于1922年2月生下了自己的二儿子彼得。 也就是这个时候,徐志摩为了看看自己的小儿子才再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并且和张幼仪签了离婚协议,也算是为这场婚姻画上了一个正式的句号。而这个不幸的孩子由于没有得到父亲的精心照料,很快也就在几岁的时候夭折了。 离婚之后的张幼仪和徐志摩可以说是过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张幼仪是一个很有骨气的女子,她不仅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自学文化常识,在国外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甚至还帮自己的兄弟打理财产,成为了一名独立自主的教师、经理。 徐志摩则是先后被林徽因、陆小曼等迷的神魂颠倒,最终,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之中,不幸遇到了飞机失事。在1931年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不过,对于徐志摩我们更应该关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个人感情终究是个人的事情,要与他的文学成就分开来讨论。 (信息来源:新京报:张幼仪回忆录: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我,只是不敢反抗传统)

0 阅读:163
在左聊国际

在左聊国际

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