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战士在刺死五名日军后,已经精疲力尽。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鬼子朝

在左聊国际 2024-06-04 15:44:42

1939年,八路军战士在刺死五名日军后,已经精疲力尽。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鬼子朝他冲了过来,他一惊:“难道要死在这里了?”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军武器装备落后,除了枪法之外,战士们都会多练一手刀法。只为在弹尽粮绝之际,通过肉搏来抵抗敌人,张树义就是近身搏斗的佼佼者。

(参考信源:燕赵都市报——《抗日英雄谱:无脚英雄张树义》;解放军报——《张树义》)

1939年初,身为排长的张树义正在休息,突然侦察兵过来报告紧急军情。有大批日军从四面八方袭来,即将把他们团团包围。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张树义所在部队完全可以直接突围。因为他们轻车简从,优点就是机动性和行动力强。

但他们附近还驻守着一队炮兵,队伍中有好几门山炮,物资重转移起来肯定困难。

如果说把山炮留下全体紧急转移,张树义也不舍得。毕竟这几门山炮是好不容易才收缴的战利品,而且威力巨大,只要使用得当,就能给鬼子沉重打击。

综合考虑之下,张树义当机立断命令所有战士准备迎敌,在阵地前方吸引敌人注意,掩护炮兵撤离。在张树义的指挥下,全排战士英勇作战,很快击毙了不少敌人。

但没过多久,张树义就发现战士们的弹药已经消耗殆尽,而敌人又发起了新一轮进攻。

张树义毫不犹豫掏出刺刀,勒令全体将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并第一个跳出阵地开始与敌人拼杀。

白刃战是张树义最擅长的领域,只见他一路左劈右砍,很快就刺死了两个鬼子。在杀敌的同时,张树义还能照顾到附近战士们的情况,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凭借丰富的刺杀经验,张树义很快就杀死了五个鬼子。但白刃战不仅仅更危险,还非常费力气,张树义斩获五条敌人性命后,便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只能靠在一处土墙边休息。

这时,一个看起来异常高大的鬼子发现了在一边歇息的张树义,二话不说举起刺刀就冲了过来。张树义经过长时间的拼杀,连把刀拿起来都已经非常困难。他不禁做好了最坏打算,这一次怕是真的要为国捐躯了。

可张树义越想越觉得不甘心,虽说他早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但就这么被人斩杀岂非太过憋屈?无论如何都要拼上一把。

就在这时,张树义摸到了身后的土墙,突然心生一计。于是张树义装作无力反抗的样子,任由鬼子全力刺来,然后在敌人刺刀快要接触到自己身体时,拼尽全力躲开。

这一下,鬼子刺刀毫不例外的刺穿了土墙,但因为土墙的韧劲一时间拔不出来。张树义见状立刻用尽全身力气,举起刺刀深深扎进敌人肚子。

这个身材高大的鬼子就这样一命呜呼,张树义也再次收获一个人头。

稍微休整后,张树义便重新回到战场拼杀起来,一直坚持到援军到达,将敌人全部歼灭。这一战,张树义自己就杀了7名鬼子,他也因此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而张树义的英勇表现还不仅如此,1940年的龙泉关战斗中。张树义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依旧坚守阵地,没让一个敌人突破防线,直到援军赶到,成功守住了龙泉关。

只可惜虽然守住了龙泉关,但张树义的双腿却因无法治疗只得截肢。截肢后的张树义自然无法再上前线拼杀,组织上给他安排了轻松的岗位。但张树义总觉得是在给组织添麻烦,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复员回农村老家。

回到老家之后,张树义仍旧没有闲着。他一边发动和组织民兵们埋地雷,配合当地游击队作战。另一边则拖着不便的肢体,一点点挪上山,然后跪在地上开荒种地。

开荒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双腿截肢的张树义?但在开荒之时,张树义仍旧坚持亲力亲为,尽可能不麻烦他人。

1942年天气干旱,张树义愣是用绳子系住两只水桶,然后挂在脖子上,一点一点挪到地里浇灌。一趟趟奔波下来,张树义的脖子上被勒出数条血痕,但他依旧没有叫一声苦累,硬生生灌溉了7亩多地。

新中国成立后,张树义也一直在带领乡亲们劳动致富。他因此成为了全国的战斗英雄兼劳动模范,还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张树义就这样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直到1983年与世长辞,享年77岁。

张树义身体健康时为国家奋战抗击外敌,遭遇变故后,他仍旧坚持奋斗,同时还在想方设法保家卫国。张树义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0 阅读:14
在左聊国际

在左聊国际

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