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中国古老历史上最重要的礼器。商周青铜器,是后世达不到的高峰。所以,“从来都被模范,永远不被超越”的广告语,用在这里很准确。
那天,在舟山市博物馆,看了一个专题展: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这个专题展,集中展出了清代宁波府制孔庙祭祀礼乐器共107件,同时介绍了祭祀的过程,佾舞的跳法等,希望观众在参观中感受到隆重肃穆的祭孔仪式。
孔子一生追求礼乐制度,强调“克己复礼”。他不止一次感叹春秋后期的“礼崩乐坏”。孔子去世后,后人感其教化,专门设庙制礼,追思祭奠,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遍及全国各地的孔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官学的所在。这次在舟山博物馆展出的这套礼器,就是宁波府清代祭孔的专用器具。
这套礼乐器,全部制造于清同治十二年。材质为铜。因为时间不够久远,没有出现古代青铜器特有的颜色,而是偏黑色。造型以商周青铜器为模仿对象,力图还原历史上青铜器特有的厚重与凝重感。
一对尊,是盛酒的器物,为象型和牛型。比起国宝四羊方尊,这两个尊无论工艺还是造型,自然无法比拟。可是相对于宁波府级别的孔庙祭祀来说,相当精致了。稍有遗憾的是,介绍只有清同治十二年,没有说明由哪里制作。
古老的商周时期,“祀与戎”是国家最大的事儿。时间走到清朝,已不是“礼崩乐坏”能形容。鸦片战争、母后主政、青年叛逆等,是同治继位前后的状况。同治皇帝一共在位十三年。这套礼乐器生产于同治十二年。应该说,那时候的工艺还算不错。
清代祭孔规格,分为清初期的“中祀”和光绪三十三年后的“大祀”两种。“大祀”与祭祀天地、社稷同级。说明孔子的地位,随着时间不断上升。著名人物,很多人生前过得艰难,却都赢得“身后名”,孔子也不例外。
孔子祭祀大典的流程,通常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和送神等六个仪程,同时伴有乐、歌、舞、礼四种形式,并采用释奠八佾乐舞、太牢、三献礼、叩首等传统礼制,表示对孔子等先贤的崇敬和纪念。
参观过孔庙的人都知道,孔庙除了主殿,还有配殿。主殿除了万世师表的孔子,还有他最杰出的学生、隔代学生等。祭祀孔子时,有“四配”同时杯子祭祀。他们便是孔庙中永永远远陪着孔子的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他们是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继承人。他们被配祀在孔子像的两侧,与孔子一样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尊崇。
看过成语黄钟大吕,也不止一次在文章中用过这个成语。可是,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黄钟大吕长成什么模样。这次在舟山博物馆,开了眼了。它们的长相和很多博物馆看过的甬钟、编钟等差不多,差别应该是在音质上。
祭孔,本身具有祭祀与教化的双重含义和作用。不同级别城市的孔庙,承担了相同的职能。孔庙祭孔,是历朝历代重视文化教育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祭孔大典,算不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嘉年华?看博物馆的介绍,能多少知道一点。这是一场集音乐、歌曲、舞蹈、礼仪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博物馆用图解的形式,介绍了上述节目表演时的程式与固定程序。
前几年看到,有人呼吁将中国的教师节,放在孔子的生日。孔子,中国的“至圣先师”。他的生日在九月二十八日。每年的祭孔,通常在九月二十六持续到十月十日。半个月的时间,对举办者来说,算不算声势浩大的活动?
一百多件展品,除了礼乐器以外,祭祀时里面都要装满供品。牛羊牺牲、稻谷黍竖、水果蔬菜等都要有。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孔子及其门徒的饮食观念和生活习惯。这段话的全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样的要求,比之“钟鸣鼎食”还要高。
祭孔的时候,那些装进鼎、壶、尊、豆等器皿中的食物,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呢?有点小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