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请“汉奸”侄子吃饭,突然压低声音道“孩子,给我弄300发子弹。汉奸一瞪眼:“你要子弹干啥?”“给八路军。”汉奸啪的一拍桌子,噌的一下,站起来:“你不想活了?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 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年3月28日 "小脚奶奶"马宗英潜伏敌后 巧妙探送情报 】 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叫马宗英的老妇人。表面上看,马宗英就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农妇,整日里忙着做农活,或是在村里卖自己亲手做的包子馒头维持生计。可是,她还有另一重身份——她是我党地下游击队的一名队员。 多年来,马宗英一直在暗中为八路军输送情报,协助运输军火物资。1941年的夏天,抗日战争正在胶着地进行。在这场殊死搏斗中,八路军的弹药储备已所剩无几。马宗英得知这一严峻情况后,内心非常焦急。她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援,八路军将陷入万分危险的处境。 正当马宗英一筹莫展之际,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侄子王云蓬。王云蓬原本是一名反对日本军队的积极分子,可是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日军俘虏。 为了家人能够活命,他只好被迫加入伪军,成为一名伪军队长。虽然王云蓬的身份令人遗憾,但马宗英深知,他对日军仍怀着刻骨的仇恨。 更重要的是,作为伪军队长,王云蓬接触到弹药这种军火的机会远比普通人多得多。于是,马宗英下定决心,她要亲自去找王云蓬。为了拿到这批弹药,马宗英特意准备了一些酒菜,来到了王云蓬的家中。 一开始,王云蓬见到亲婶来访还很高兴,可是当马宗英开门见山,说出她此行的目的后,王云蓬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婶子,您说什么?要我帮您弄300发子弹?这可是天大的事啊!"王云蓬显然被这个要求吓了一跳。马宗英连忙解释道:"孩子,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是你也知道,八路军如今正遭到日军的重重包围,弹药短缺已经到了极致。如果再不能及时补给,恐怕就要被日军消灭了。" 听了马宗英的话,王云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动容的神色。是啊,尽管他被迫当了伪军,但他对日军的暴行和残酷却是怀着刻骨的仇恨。他也是一个中国人,当然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八路军打败日本人。 于是王云蓬答应了马宗英的请求,并把她送了回去。虽然王云蓬下定决心要帮助八路军,但要想弄到300发子弹可并非易事。作为一名小小的伪军队长,他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到这些军火的权限。要想拿到弹药,必须想一个办法摆平上级。 就在王云蓬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他们这个小队的大队长魏洪展,他为人贪婪,无利不贪。只要拿钱去摆平他,或许就有转机! 于是,王云蓬找了个机会,邀请魏洪展到自己家里吃顿大餐。席间,他不停夸赞魏洪展,并且时不时的暗示自己有求于他 果不其然,被一顿吹嘘的的魏洪展拍着胸脯说:"兄弟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相助!"几天后,王云蓬如愿以偿地从魏洪展手里得到了300发子弹的"特供",并立刻转交给了马宗英。 为了这批弹药安全无误的送出,马宗英将子弹藏在推车的底部,推车的上面还是装满包子和烧饼,装作是出城卖包子的商人。就这样,她和普通人一样地走向城门。 不料,今日的值班士兵可不是王云蓬的手下,而是一群陌生的日本伪军士兵。他们正在对所有进出城门的车辆实施严格的一一盘查,任何一辆车都无法逃脱检查。 马宗英立刻紧张起来了,这批弹药一旦被发现,她和王云蓬都难逃一死。但马宗英并没有退缩,她主动将车上的包子和烧饼拿出来,给那些值班士兵吃。日伪军见状,便草草查看了一阵子,似乎打算就此放行。 就在这时,一名狡猾的士兵突然说:"阿婆,你说你是王云蓬的亲戚,那就拿出你们的照片给我看看!"幸好王云蓬早有准备,提前将照片给了马宗英以备不时之需,毕竟他的身份比较方便办事。 马宗英随即在车上的拿出来了二人的合照,看到这张照片,那些日伪军这才放了行。就这样,马宗英顺利将弹药运送到了指定地点。 凭借这批弹药的补给,八路军终于摆脱了日军的重重包围,一扫之前的被动局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马宗英和王云蓬这对"地下反击小分队"的英勇作为。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批无名英雄的贡献和牺牲,我们才能最终战胜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这场正义的抗战胜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