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杜海山作为一名军人,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凭借着勇敢顽强的作战精神,他很快就成为了连队的尖兵。在一次攻坚战中,杜海山所在的小分队被任命为先头部队,率先对敌发起进攻。 战斗异常惨烈,杜海山和战友们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炮弹在身边轰然炸裂。一个个战友倒在了血泊中,但没有人退缩。最终,杜海山带领仅存的几名战士,冲进了敌军的指挥部,俘虏了敌军首领,攻下了这个战略要地。 战后,杜海山因作战勇敢,立下汗马功劳,被授予一等功,并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工资也比以前高了不少。妻子李卫平望着丈夫胸前的勋章,内心满是自豪。她决心要支持丈夫的工作,把家里打理好,让他无后顾之忧。 十几年过去了,杜海山已升任营长,但他寄回家的钱却一直没怎么增加。本来物价就在上涨,又要供孩子上学,李卫平感到手头越来越紧。她自己也在工厂上班,收入不高,渐渐地维持家用也越来越吃力。 一天,李卫平无意中听邻居提起,他们家当兵的儿子现在工资可高了。她突然意识到,丈夫寄回的钱,或许远低于他的实际收入。李卫平越想越不对劲,便去问杜海山的同事,这才了解到他的真实工资水平。 面对妻子的质问,杜海山支支吾吾,就是不肯说实话。李卫平心灰意冷,夜不能寐,甚至怀疑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几番争吵无果,李卫平实在忍无可忍,一纸诉状把杜海山告上了法庭,要求离婚。消息传开,众人都大吃一惊,就连杜海山的首长也亲自出面,询问他们夫妻关系怎么会闹到这一步。 离婚诉讼开庭那天,李卫平一见到丈夫,悲愤交加,当庭泪崩。她向法官倾诉了自己这些年的委屈,丈夫大部分工资不知去向,自己独自撑起一个家有多么不易。 杜海山默默听着妻子的控诉,终于意识到隐瞒实情给妻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他向法官坦露了当年在越南战场上的悲壮往事。 原来,在最后那场攻坚战中,杜海山所在的小分队伤亡惨重。13个人冲锋陷阵,血洒战场,等杜海山清醒过来时,才发现只有自己还活着,其他12位战友全部牺牲。躺在医院里,杜海山伤心欲绝,泪水浸湿了枕头。 杜海山回忆起当时攻下敌军指挥部后,他和几个战友在侦查地形时,不慎触发了敌军埋设的地雷。剧烈的爆炸声中,两名年轻战士当场身亡,杜海山也被炸得血肉模糊,险些丧命。那一刻,他切身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 从死神手里逃生后,杜海山暗暗发誓,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们的家人。他辗转多地,千方百计打听战友家属的下落,有时跋山涉水去探望,有时通过书信联系,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和12位烈属取得了联系。 从那以后,每次从部队领到工资,杜海山都会拿出一大部分,平均分成12份,寄给阵亡战友的家属。有的烈属年迈多病,生活困顿;有的烈属儿女幼小,急需抚育。杜海山的资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但他从未对妻子提起过这些事。 杜海山在法庭上坦陈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声音低沉而有力。他言辞恳切地向妻子李卫平道歉,说自己不该瞒着她,让她在无知中担惊受怕。杜海山转而向法官说明,自己无意隐瞒收入,只是不希望妻子因为自己资助烈属的事感到额外负担。 李卫平听完丈夫的叙述,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她完全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杜海山在战场上9死1生,对阵亡战友情深意重,竭尽所能帮助烈属,这种悲天悯人、重情重义的品格让她深受感动。 法官听完杜海山的陈述,也为他的义举所打动。他当庭询问李卫平,在得知实情后,是否还坚持离婚。李卫平擦干眼泪,语气坚定地说自己反悔了,要撤回起诉。法官露出欣慰的笑容,夸赞杜海山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军人,他资助烈属家庭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夫妻间还是应当多沟通,增进理解。 从法院回到家中,杜海山向妻子诚恳地道歉,说以后一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再让她受委屈。李卫平拉着丈夫的手,摇头浅笑,说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她与丈夫拥抱在一起,就像他们刚恋爱时那般亲密无间。 李卫平轻声说,自己当然支持丈夫帮助烈属,只是希望丈夫能提前知会自己,共同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杜海山连连点头,握着妻子的手,承诺今后每月必定留出足够的生活费,剩余部分两人一起分配,既能接济烈属,又不会影响家用。 从那以后,杜海山和李卫平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互敬互爱,同心同德,用行动诠释了军人家庭的爱国情怀。杜海山时常向战友们提起妻子的善解人意,李卫平则在街坊邻里间夸耀丈夫的仗义疏财。在亲朋好友的眼中,他们不仅是模范夫妻,更是值得学习的楷模。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杜海山作为一名军人,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凭借着勇敢顽强
在左聊国际
2024-06-07 03:51:55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