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0月,冯玉祥临阵倒戈,挥兵进京,发动政变,囚禁老长官,直系大佬,当时的大总统曹锟。之后,冯玉祥又干一件大事,撕毁北洋政府签下的清室优待条件,指示手下大将鹿钟麟,闯进故宫,以限时三个小时的方式强硬驱逐了溥仪。 世人皆知,冯玉祥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一生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气势如虹,让人过目难忘。1924年10月,冯玉祥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带兵进京,发动政变,将他的老长官,当时的大总统曹锟囚禁了起来。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震惊了整个北洋集团。 然而,冯玉祥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干了一件更加大胆的事情。他下令撕毁了北洋政府与清室签订的优待条件,指示他的手下大将鹿钟麟,带兵闯进了紫禁城,以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制,强硬地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皇宫。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议论纷纷,说冯玉祥此举是为了劫掠宫中的珍宝。 对于冯玉祥驱逐溥仪一事,当时的很多名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江东才子"之称的杨云史在他的《榆关纪痛诗》中写道,冯玉祥之所以要驱逐溥仪,就是为了能够夺取皇宫里的宝物,他命令张璧、鹿钟麟带兵入宫,露出刀剑逼迫溥仪和后妃下殿,从而侵吞了宫中的财宝。杨云史甚至还写了一首诗来批评冯玉祥的行为:"再见金牌恨,中原尽失声;万军当劲敌,大盗劫神京。" 不仅是文人骚客,就连一些军中要人也对冯玉祥的行为表示了强烈不满。段祺瑞的亲信曹汝霖在他的回忆录《一生之回忆》中也提到了此事,他还披露了一个细节,说是鹿钟麟和张璧两人在和溥仪谈判的间隙,趁机行窃,张璧偷走了一对钧窑花盆,而鹿钟麟更是将一件翡翠瓜放在军帽里,让随从连帽带瓜一起拿走。 对于冯玉祥驱逐溥仪的真实目的,坊间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溥仪被赶出宫没多久,北方就出现了一些古董商,兜售着号称是冯、鹿二人从故宫盗出的宝物。甚至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唐人街中,还能听到冯玉祥把古董卖到美国的传闻。 而当时和冯玉祥联手,一起推翻了直系势力的"东北王"张作霖,听说此事后也破口大骂,指责冯玉祥赶走溥仪就是为了盗取宝物,好给自己搞军饷扩充军队。毛以亨在他的《俄蒙回忆录》中也提到,鹿钟麟曾亲口对他说,1926年的南口之战,就是用了从故宫宝物变卖所得的1400万大洋。 面对外界纷纷扰扰的质疑和指责,冯玉祥本人却是断然予以否认的。他曾在回应中表示,宫中所有的财物都是由吴稚晖、庄永、李石曾等社会名流组织的"保管委员会"来接收的。对于事后有人造谣生事,说冯玉祥侵吞了大量故宫宝物一事,冯玉祥认为根本无需辩驳,因为李、吴等人都是正直有名望的人士,若真的有人掠夺宝物,他们又怎会接受保管文物的重任,平白无故背上骂名? 冯玉祥的亲信、爱将刘汝明后来在台湾也为其辩护。他说,当时和鹿钟麟、张璧一起进宫的,还有李石曾等多位社会贤达以及大量的军警人员,在众目睽睽之下,宝物又怎么可能被盗取呢?溥仪一走,"摄政内阁"就成立了"善后委员会"来专门负责管理故宫的财产,划分公私物品,分门别类地保管。这个"善后委员会"后来演变成了"故宫博物院",那些国之瑰宝才得以完好地陈列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供后人参观、缅怀。 为了自证清白,当事人鹿钟麟就表现得更加坦荡。他曾对朋友坦言,干了驱逐溥仪这件事后,他这一辈子都不敢再买卖、陈设或者私藏任何古董字画,生怕别人说东西是他从故宫里偷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冯玉祥对另一位"劫宝惯犯"东陵大盗孙殿英却颇为欣赏。他曾对孙殿英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上,我干的是活的,你干的是死的。"言语之间,对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寝的行为似乎并无半点责怪之意。 据史料记载,冯玉祥生前对文物保护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他曾多次公开强调,保护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冯玉祥还呼吁国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惜那些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决不能让文物古迹再遭受破坏。 事过境迁,争议依旧,人们对于冯玉祥驱逐溥仪的动机和目的,至今仍难有定论。但值得玩味的是,一些历史学家对此事的看法,他们认为,冯玉祥驱逐溥仪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清王朝气数已尽,溥仪虽然退位,却还占据着皇宫,成为时代发展的绊脚石。冯玉祥采取强硬手段,逐出溥仪,实际上是为了彻底砸碎封建帝制这口"铁饭碗",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扫除障碍。
1924年10月,冯玉祥临阵倒戈,挥兵进京,发动政变,囚禁老长官,直系大佬,当时
在左聊国际
2024-06-07 03:53:47
0
阅读:2714
__蒾夨oo
倒戈将军
用户15xxx16
没啥信用的冯
大汉神帝
撵走溥仪这事干得漂亮
大汉神帝 回复 用户77xxx08 10-06 23:05
没啥实在作用,东北丢了已经既成事实了,溥仪去不去都没影响
用户77xxx08 回复 10-06 19:14
后患无穷,结果就是溥仪义无反顾的投入小日子的怀抱,去当伪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