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三种能力! 我们追求干部队伍较强的执行力,不能就执行而执行,只知道一味地低效付出,而是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把握好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系统地推进执行力建设。执行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种能力。 01领悟力:领悟上级要求的能力 执行力建设的第一步就是领悟力,也就是吃透上级精神要求的能力。对要求一知半解,又何谈执行到位!上级安排一项工作,定会有具体的方向、标准和要求,这就是我们执行的标准。在规定时限内彻底落实了这些要求,就是执行力较强的体现。 因此,要想提高执行力,首先就要把工作任务的标准要求吃深吃透领悟好,弄清楚落实工作的人员、时限、措施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执行有底。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上级要求,就去盲目地执行。否则,即使没有南辕北辙,执行偏差就在所难免了。 02融合力:融合政策与实情的能力 执行力建设的第二步就是融合力,也就是把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不能把政策与实情有机结合,只能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的要求都是相对宏观的,而每个单位的微观实际却千差万别,有着人员素质、文化习俗、经济状况等差异。政策与实情融合好了,措施符合实际了,执行才有生命力。 因此,要想提高执行力,就要把握好自身实情,更好地把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继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推动上级要求更好地落地。不能不顾自身实际,机械性地执行上级要求。否则,执行的措施常常会水土不服、流于形式。 03推进力:推进落地落细的能力 执行力建设的第三步就是推动力,也就是执行意愿的强弱和执行力度的大小。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执行只能是虎头蛇尾。任务要求吃透了,与实情也结合好了,那就要锲而不舍地持续落实。推进坚决有力,执行力度较大,就能保证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因此,要想提高执行力,就要坚定执行的决心,加大落实的力度,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任务要求。不能想起来就干点,忘记了就算了,缺乏推进的力度。否则,要么就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要么半途而废、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