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4岁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周志开,击落2架日军飞机后,又打中了第3架敌机

在左聊国际 2024-06-08 03:00:00

1943年,24岁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周志开,击落2架日军飞机后,又打中了第3架敌机的发动机。就在这时,周志开突然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让敌人恼羞成怒! 1943年6月6日,正值中日空战胶着之际,年仅24岁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三中队长周志开,在四川梁山机场遭遇了8架日军轰炸机的突袭。面对数量占优的敌机,周志开没有选择畏缩,而是勇敢地驾驶一架P-40战斗机迎战。 起飞时,周志开甚至顾不上系好安全带、关闭座舱盖,就在敌机的炮火中冲上云霄。周志开先是利用娴熟的飞行技巧,与敌机周旋缠斗,他灵活地躲避着敌机的扫射,飞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犹如一条矫健的巨龙在云间穿梭。敌机被周志开迅猛的攻势打得措手不及,竟被他凭一己之力冲散了队形。 周志开抓住战机,率先集火攻击落单的3号敌机,并迅速将其击落。接着,他又紧追正欲逃离的2号敌机,发现其机枪手可能已阵亡,于是果断调转方向,直扑另一侧的1号敌机。面对周志开迅猛的攻势,1号敌机仓皇逃窜,却难逃周志开的枪口,最终被击落。 正当周志开准备对2号敌机发起最后的攻击时,他突发奇想,决定活捉这架飞机。于是,周志开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他竟操纵战机倒飞过来,头朝下,底朝天,飞到2号敌机的正上方,以此逼迫对方投降。日军飞行员被这一神奇的操作震慑住了,慌忙准备迫降。就在此时,他们突然发现,区区一架P-40战斗机,竟敢如此狂妄地压制轰炸机,顿时恼羞成怒,居然发动机头,想要与周志开同归于尽!千钧一发之际,周志开灵巧地躲开了撞击,同时也不忘瞄准驾驶舱扫射,将这架飞机击落。 从3号敌机被击落,到2号敌机坠毁,仅仅过去了15分钟,但周志开却完成了一个奇迹:他以一架飞机的力量,击落了三架日军轰炸机,创造了3:0的战绩!这一战,周志开没有后援,没有战友掩护,全凭一己之力和精湛的飞行技艺,与强敌周旋缠斗,以寡敌众,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 谁能想到,这位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神",竟然有着如此不同寻常的背景。周志开出生在四川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法官,母亲是城里的交际花。周志开自幼相貌出众,才华横溢,曾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在银幕上大放异彩。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周志开的爱国之心被点燃,他毅然放下了成为明星的梦想,只身前往黄埔军校投考。凭借出众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周志开在军校期间就崭露头角,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被分配到中国空军部队。 在部队里,周志开依然保持着军校时的优秀表现。他勤学苦练,飞行技术精湛,作战勇敢机智,多次在空战中建功立业。1938年10月的武汉空战中,周志开驾驶"中华一号"战机,与另外9名飞行员一起迎战多达60余架的日机,击落5架敌机。1939年"1.29"淞沪会战时,周志开参与突袭日军机场,摧毁多架敌机。除此之外,他还曾多次执行侦查任务,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情报。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周志开屡建奇功,被上级称赞为"飞虎队"的佼佼者。1942年,周志开升任空军第23中队大队长,成为当时中国空军中最年轻的大队长。在部队中,周志开不仅以高超的飞行技术著称,也以乐于助人、爱护战友的品格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年轻飞行员传授经验,在生活上也尽己所能地帮助战友。周志开的英雄事迹,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人。 1943年那场以一敌八的惊天一战,让周志开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以勇猛顽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飞行技术,创造了中国空军史上的奇迹。这一战的详情很快传到了重庆,周志开因此被晋升为空军少校,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人们争相传颂这位年仅24岁的抗日英雄,他不畏强敌、勇斗豪情,展现了中国空军的风采。 1943年12月,当人们还沉浸在周志开的英雄事迹中时,一个噩耗却从前线传来:这位年仅24岁的抗日空军英雄,在执行侦查任务时不幸遇难。消息传出,举国悲恸,无数人为这位年轻的生命哀悼。 周志开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周志开以身许国,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刻。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他完全可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投笔从戎,奔赴疮痍满目的战场。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他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同时,周志开所体现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感染和激励了无数人。1944年8月,在周志开牺牲后,他生前所在部队奉命驰援桂林上空,保卫这一战略要地。敌机多达200余架,我空军仅40余架,形势万分危急。就在这时,周志开的战友们想起了他的英勇事迹,士气大振。年轻的飞行员们个个争先恐后,誓要向周志开看齐,誓死保卫桂林上空。

0 阅读:119
在左聊国际

在左聊国际

谢谢你的关注